金門在太武池設「大鱗梅氏鯿」保種庫 復育族群穩定成長
淡水魚類大鱗梅氏鯿已列為國家三級保育類,金門縣政府2020年縣府收到通報,於東半島溪流水域發現非金門原生淡水魚種,恐影響原生淡水魚及大鱗梅氏鯿的生存空間,縣府向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計畫補助,執行保育相關調查,好在經過復育,今年太武池大鱗梅氏鯿的族群監測,發現移地復育成果良好,將可作為日後保種復育的典範。
縣府表示,自2021年開始,在林保署計畫經費補助下,由縣府委託金門再生魚坊團隊,進行全島淡水魚及外來魚種調查,發現大陸引水源頭田浦水庫、金沙溪等流域,皆有發現外來魚種蹤跡,經調查是透過大陸引水導入金門溪流及湖庫等水域範圍,且已有族群繁殖跡象,而金門保育類淡水魚大鱗梅氏鯿在野外數量稀少,僅有零星幾筆紀錄,即刻進行保種作業。
縣府建設處為保存大鱗梅氏鯿之族群,與專家學者研商與評估後,擇定在光前溪最上游太武池作為大鱗梅氏鯿的保種庫,該區自然生態非常完整,且地質結溝能有效保水,受人為影響少且利於大鱗梅氏鯿生存,且適逢2020至2021年金門地區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立即進行太武池的抽水作業及環境整理工作,並將池中的外來種魚類全數移除,後經2022年的天然降雨補注下,已逐步恢復既有水位,
縣府在2022年10月11日辦理大鱗梅氏鯿移地復育,野放大鱗梅氏鯿80尾,2024年進行太武池大鱗梅氏鯿族群監測調查,至上月底最新調查數據顯示,該區域大鱗梅氏鯿在沒有其他魚類的干擾下,移地復育成果良好,平均推估族群量達18416尾,爾後在豐沛的雨量下,也能將大鱗梅氏鯿補充至中下游區域,此案例可作為日後保種復育生物的模範標竿,對已絕種的台灣原生淡水魚後續復育工作規劃上極為重要。
縣府建設處表示,近年逐步推動金門地區原生淡水魚移地復育、保育、保種、棲地改善及外來魚種移除等工作,有關外來魚種侵入的問題,已針對田浦受水池調查,除先前發現的紅鰭鮊、餐條及尼羅口孵魚外,更於本年度9月發現到新外來魚種,現正鑑定物種,未來將持續監測,並與金門縣自來水廠討論及評估改善方式,以減緩外來魚種侵入溪流及湖庫影響金門原生淡水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