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特聘宮鬥/加給是祕密 升「皇貴妃」台大加薪至少6萬

台中沙鹿民宅清晨大火救出5人 阿公和孫子不治

油畫大師梁奕焚險癱 重獲新生籌辦畫展捐義賣

知名油畫大師梁奕焚(右三)從鬼門關走一遭,術後重拾畫筆宛如新生。記者郭韋綺/翻攝
知名油畫大師梁奕焚(右三)從鬼門關走一遭,術後重拾畫筆宛如新生。記者郭韋綺/翻攝

知名油畫家梁奕焚創作逾半世紀,畫作常在佳士得、蘇富比拍賣,引起收藏風潮。1年多年前,他因脖子頸椎壓迫的問題,無力再握最愛畫筆,一度只能以輪椅代步,2個多月前到高醫開刀進行頸椎椎弓切除手術,術後4天走出醫院,大病初癒後,他重拾畫筆揮灑新作,並宣布畫展畫作全部義賣,傳達對重生的感恩之心。

梁奕焚表示,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重獲新生後心境轉折很大,尤其童年時光美好回憶時常湧上心頭,都反映在這次畫展上,他並說,手對藝術家來說相當重要,現在把握每分每秒創作。

88歲梁奕焚是國際知名油畫家,20多年前從美返台定居台東繼續創作,後來無意間發現自己拿畫筆會掉,也沒有力氣走路,他回憶,當時覺得自己像廢人,無力拿畫筆,就連洗澡如廁也要人幫忙,甚至要以爬行、或坐輪椅才能移動,人生一片黑白,因此從台東轉到高醫就醫。

還好高醫神經外科醫師關皚麗,替他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當時檢查發現梁奕焚頸部內頸椎第2至第3節,第3到第4節與第4到第5節,都因椎間盤與椎弓退化,壓迫鄰近脊髓神經造成頸部以下手、腳無力,若有大動作,該段脊髓神經被壓死,就會造成頸部以下癱瘓,甚至抑制呼吸,有猝死的可能。

隨即為梁奕焚開刀,從頸部後方開立一個約8公分的傷口,以器械切除其壓迫脊髓神經的椎弓,讓脊髓腔擴大,神經不再被壓迫,術後住院4天「走」著出院。

關皚麗回憶說,當時梁奕焚對診療過程相當配合,也同意及時開刀,只是不安地詢問,兩個月後要開畫展,擔心會延誤既定的畫展行程,還好術後4天就笑著「走」出醫院。

梁奕焚今天起在高雄文化中心舉辦「童年舊夢-藝起做公益」,展場畫作皆是首度曝光,從2023到2024年的作品以及藏家畫作共逾百幅,他並宣布捐出畫展作品義賣,對醫師表達救命恩情外,希望回饋社會讓正向善的循環無限延伸。

藝術家梁奕焚(左二)因頸椎壓迫險些癱瘓,術後重獲新生馬不停蹄辦畫展。記者郭韋綺/翻攝
藝術家梁奕焚(左二)因頸椎壓迫險些癱瘓,術後重獲新生馬不停蹄辦畫展。記者郭韋綺/翻攝
藝術家梁奕焚(左)感謝高醫神經外科醫師關皚麗(右)開刀幫助他重獲新生。記者郭韋綺/翻攝
藝術家梁奕焚(左)感謝高醫神經外科醫師關皚麗(右)開刀幫助他重獲新生。記者郭韋綺/翻攝
油畫大師梁奕焚從鬼門走一遭,術後重拾畫筆,開畫展義賣回饋社會。記者郭韋綺/翻攝
油畫大師梁奕焚從鬼門走一遭,術後重拾畫筆,開畫展義賣回饋社會。記者郭韋綺/翻攝

公益 畫作 藝術家 醫師 高醫

延伸閱讀

陪長輩畫畫跨越世代與國界 17歲少女辦畫展盼募20萬

高雄岡山身障福利中心舉辦畫展 盼打破刻板印象

中職/復古龍85號球衣義賣支援 徐生明盃有望增香港隊

館藏梵谷等大師名作!英倫敦百年歷史建築大火 逾百名消防員灌救中

相關新聞

衛福部研議 助產所不接生也能開業

於婦產科產檢、生產已是現今產婦主流的選擇,過去常見的助產士漸漸消失,全台近十年新發證助產師總計三三五人、助產士十四人,據...

台中春節疏運計畫出爐!台61、台74線塞車時段曝光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公路局公布春節連續假期交通疏運計畫從1月24日下午至2月3日上午,預估1月24日(周五)下午,台6...

免疫輔助 翻轉早期三陰性乳癌

在荷爾蒙陽性、HER2陽性等早期乳癌用藥陸續獲得健保給付後,三陰性乳癌成為目前早期乳癌健保給付治療的最後一塊拼圖,經侯明鋒等多名乳癌權威專家請命及病友團體懇請下,健保署擬接軌國際,將給付早期三陰性乳癌術前與術後輔助免疫藥物治療,大幅減輕病友沉重經濟壓力,也讓賴總統「二○三○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健康目標,往前跨一大步。

充電線不用了…丟垃圾桶或回收?環保局、台電曝正解 1條件可換超商抵用金

農曆新年就快到了,不少人都會趁年前大掃除,準備除舊布新。有網友表示,家裡集中了2、30條左右的充電線,卻不曉得該如何處理?對此,新北市環保局指出,充電線為廢資訊物品類,須妥善分類交給清潔隊回收車。台電表示,由於充電線外層是PVC塑膠皮,不可以丟進焚化爐燃燒,因此務必交由清潔隊資源回收車進行回收作業。

全台PM2.5測值 環團質疑低估

環境部日前公布去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截至去年十一月底,全台PM2.5年平均濃度十二點五微克/立方公尺,較前年十三點七微克...

12強紀念悠遊卡 750多萬所得捐贈3單位 助原鄉基層棒球

悠遊卡公司為慶祝中華隊奪下2024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去年發行紀念悠遊卡,統計共賣出26萬多張、750多萬元紀錄,並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