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6月金門團多人上吐下瀉疑中毒 衛生局檢驗結果出爐
金門在今年6月底曾爆發自由行團客多人上吐下瀉情況,讓不少民眾憂心食安,金門衛生局隨即稽查及採檢。衛生局稍早表示,檢驗結果已出爐,其中一家餐廳檢出病原性大腸桿菌陽性,其餘皆未檢出,無足夠證據判定該群自由行旅客與用餐餐廳有明確因果關係,暫排除食品中毒可能。
金門衛生局在7月1日上午9時47分接獲金門醫院通報,有自由行旅客24人前晚6點在金門縣某餐廳用餐後,8時起陸續有人出現嘔吐、腹瀉等腸胃不適症狀,並有5人至金門醫院急診就醫;獲報後也前往醫院調查,並前往該團用餐餐廳進行稽查、採檢,已全部寄送到台灣化驗。
衛生局表示,經衛生局送驗人體及環境檢體,檢驗報告日前出爐,其中5名患者人體檢體檢出諾羅病毒,6名廚工人體檢體皆為陰性。稽查當日無食餘檢體可供抽驗,該案抽驗環境檢體刀具、砧板塗抹物拭子各6件及現場豬肉凍食品檢體1件,其中山O拌麵食品檢體檢出病原性大腸桿菌陽性,其餘皆未檢出。
衛生局認為,無足夠證據可判定與該群自由行旅客曾於金門用餐的兩家餐廳(喜O小館、山O拌麵)有明確因果關係,所以暫排除食品中毒可能。
衛生局指出,食物檢出病原性大腸桿菌,原因有可能因為調理人員未注意操作衛生、交叉汙染食品所致等,微生物的動態消長與製造調理場所的衛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餐飲業者應當落實食品安全衛生自主管理,並加強內部管理及改善缺失,從源頭降低可能造成微生物汙染的風險。
衛生局強調,針對餐廳稽查項目,有違反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相關缺失者,衛生局均已責令業者限期改善並複查合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