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央補助無章法 鐵路立體化拖垮地方財政

高雄氣爆10年 工業管線何時落日

為紀念高雄氣爆,凱旋路與三多路口設立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此處當年是救災前進指揮所。記者王勇超/攝影
為紀念高雄氣爆,凱旋路與三多路口設立地景藝術「記憶的漣漪」,此處當年是救災前進指揮所。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氣爆本月滿10周年,代位求償官司仍在進行中,地球公民基金會調查,高雄14個行政區地底,仍有71條、900多公里長的石化管線!公民團體、學界不約而同質疑,中油五輕已關廠、大社石化工業區尚未降編,台灣石化業排碳量居全球第9名,石化管線何時會有落日條款?高市府經發局回應,市府積極推動石化工業升級及轉型,未來不會再新增工業管線。

高雄氣爆10年前奪走32條人命,經歷意外的民眾至今餘悸猶存,住三多路的譚家母子說,「很恐怖,像炸彈炸過,跟世界末日沒兩樣」,多年來還是沒有安全感,希望最好不要有工業管線存在。

地球公民基金會昨辦論壇 ,從法制、治理與社會等多重面向回顧事件,並為工業管線管理把脈。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王敏玲說,五輕已經關廠、期待大社工業區快降編,市區管線密密麻麻,至今沒看到管線落日規畫,讓人心情複雜。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吳明孝說,早期沒分油管及工業管線,所以工業管線無法可管,高雄獨自承擔1980年至1990年經濟發展的環境風險與成本。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邱花妹說,各界期待石化管線移出市區,高雄市產業要華麗轉身,政策上需有取捨。

參與論壇民眾詢問,高雄地下管線何時可移除?經濟發展局副局長王宏榮說,管線「落日條款」涉及高雄產業轉型議題,石化業是民生產業火車頭,市府已督促朝低碳化發展,透過產業空間重構,減少管線經過人口稠密區。目前高市收費管線長932公里;市府2015年成立管線安全(OPS)辦公室,歷年通報2800多件、實際外洩約200件,多半為瓦斯管線。

另高雄氣爆案法律扶助總召孫健萍揭露,當年選擇國賠的受災戶不僅勝訴,獲賠金額比市府代位求償還高,凸顯當年市府主張代位求償,只為降低自身責任,未顧及受災戶最佳利益。市府對此表示,市府分6大案提代位求償,訴訟逾9年尚未確定,顯示已避免民眾直接面對冗長的訴訟之苦。

公共政策 國賠 氣爆 石化管線

延伸閱讀

高雄氣爆10周年…市區地底71條石化管線 大家都想問「何時有落日條款」

高雄氣爆10周年 地底仍有900多公里石化管線

高雄氣爆10周年 法扶總召孫健萍揭代位求償:賠得比國賠少

高雄氣爆10周年 陳其邁指借助數位科技全程監控管線

相關新聞

逾60萬月薪藏極高風險!引導船隻進入高雄港港口 引水人嘆:出海像在賭命

高雄港引水人平均月薪60至80萬,高薪背後卻暗藏極高風險,每次出勤須搭乘小船接駁到貨輪旁,得在船體不斷搖晃的情況下攀爬梯...

金門議長9月9日投罷免與否 地方熱議:選舉恩怨新戰場

金門縣國民黨籍議長洪允典遭議員串聯罷免,內政部今定案9月9日投票;議會表示還沒收到公文,洪則「暫不回應」。地方人士指出,...

墾丁南灣陽傘之亂故態復萌? 他PO實況照轟:之前取締是笑話

墾丁沙灘陽傘亂象引發爭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上(8)月27日起全面稽查並出動挖土機清除,2天共拆除180頂陽傘,以及開出9張罰單,每張罰1000元,讓沙灘煥然一新、維持原貌。不過,南灣沙灘整頓後不到一周時間,就被網友發現又出現一片「陽傘陣」,怒批「似乎之前的取締就是個笑話」。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易主 高市衛生局證實高雄長庚接手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委外高醫經營15年,合約於年底到期,但近期傳出高醫未取得第一順位議約權,恐將丟經營權,高市衛生局今天證實...

墾丁陽傘亂象…墾管處PO影片「不敢拍全景」 網紅批:水有多深?

日前有遊客反映,帶帳篷到墾丁白砂海灘,竟遭當地陽傘出租業者驅趕。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對外宣稱,已全面巡查轄區沙灘並對業者提出勸導,未來佔用將依《國家公園法》開罰3000元,若不改善可繼續按次處罰,並在臉書粉專PO出影片證實現況已經改善。然而,網紅Cheap爆料,墾管處PO出的影片並非全景,實際查看監視器畫面,就會發現霸佔的陽傘就還在沙灘上,痛批業者水很深,讓中央三級行政機關怕成這樣。

高雄面對高溫挑戰 民代籲借鑑新加坡遮陽道路

聯合報昨陽光行動報導「都市熱島擴大、搶救溫度難民」。根據國家災害防救中心推估,未來高雄氣溫超過36度天數,將每隔十年呈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