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投4.3億升級恆春古城 地方嘆友善無障礙設施不及格

恆春古城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地方反映銜接城牆上馬道的坡道太陡,行動不便長者、輪椅族和帶同襁褓幼兒的家長都視為畏途。記者潘欣中/攝影
恆春古城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地方反映銜接城牆上馬道的坡道太陡,行動不便長者、輪椅族和帶同襁褓幼兒的家長都視為畏途。記者潘欣中/攝影

屏東恆春古城是國內唯一保存4座城門的國定古蹟,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文化部斥資4.3億元啟動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將以「意象環城」代替「實體環城」,重大改變包括西門將禁行車輛、因道路阻隔造成斷點以階梯步道串連等,但地方人反映古城對行動不便的輪椅族不友善,建議增設無障礙設施和公廁,成為全齡適合的友善古城。

恆春古城建城歷史,源於1871年琉球宮古島朝貢船回航時遇颱風在南台灣上岸,54名船員遭原住民殺害,3年後日本以懲凶名義出兵,排灣族人浴血抵抗,因武器和兵力懸殊不敵,史稱「牡丹社事件」,清庭事後議和賠償進而在恆春建城布防,古城歷經二戰美軍轟炸和歲月侵襲,頹圮城牆從縣定升級國定古蹟後,陸續整修綠美化成為觀光景點,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再核定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

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包括修護、交通安全、加固、景觀美化、光環境優化、活化推廣和周邊設施整修,文化部文資局日前到恆春舉行說明會,古城因道路阻隔造成多處斷點,有地方人認為讓遊客可實際走一圈的「實體環城」,有助提升觀光意願,文資局則說明,國際上對重要古蹟修復的原則是「復舊如舊」、「殘跡保存」,規畫西門禁行車輛,因道路阻隔造成斷點的東門以階梯步道串連,「意象環城」是趨勢。

恆春鎮城北里長洪世明、城西里長蔡芬芳等多人反映,恆春古城各景點周邊均未設公廁,內急的遊客要向商家和住家借廁所,很不方便,另要登上古城都是階梯,銜接城牆上馬道的坡道又太陡,行動不便的長者、輪椅族和帶同襁褓幼兒的家長都視為畏途,在政府大力推展無障礙友善設施的現在,恆春古城完全不及格,實在諷刺。

文資局回應,國定古蹟有不能變動古蹟主體的嚴格法令限制,增設無障礙設施的方式要再和文資委員溝通討論,設置公廁和未來經營管理維護,計畫執行後,將撥款委由在地的恆春鎮公所執行。

恆春古城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文化部斥資4.3億元啟動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將以「意象環城」代替「實體環城」,常被未注意限高貨車刮頂的西門,規畫禁行車輛。記者潘欣中/攝影
恆春古城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文化部斥資4.3億元啟動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將以「意象環城」代替「實體環城」,常被未注意限高貨車刮頂的西門,規畫禁行車輛。記者潘欣中/攝影
恆春古城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文化部斥資4.3億元啟動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將以「意象環城」代替「實體環城」,因道路阻隔造成斷點以階梯步道串連。記者潘欣中/攝影
恆春古城明年喜迎建城150周年,文化部斥資4.3億元啟動恆春古城保存活化專案計畫,將以「意象環城」代替「實體環城」,因道路阻隔造成斷點以階梯步道串連。記者潘欣中/攝影

公廁 國定古蹟 恆春

延伸閱讀

多編800萬拚升級…台北馬年底登場 挑戰萬金石後國內第2金級賽事

雨彈升級!新北市雷雨續炸1小時 16縣市豪大雨特報下到晚上

好望角景區當年公廁沒屋頂加一條溝 如今成千萬級公廁

公廁竟成卡拉OK 廁所大賽三組優勝

相關新聞

影/東港第一鮪確定! 重量保密11日拍賣會當天公布

東港第一鮪確定!東港籍漁船「茂豐祥號」4月5日深夜11點多捕獲一尾公黑鮪,向漁會通報後立即兼程趕回,今日上午船回到東港後...

高雄綠營議員逆風質詢畫面爆紅 被罵「滾出民進黨」

高雄民進黨議員黃明太上周議會質詢,提及高雄市議會也是朝小野大,卻沒有吵鬧及罷免,台灣沒有分裂本錢。這番「逆風」質詢畫面在...

大港開唱入夜人潮不減…樂迷大排長龍買小吃 攤商樂翻了

大港開唱今明兩天在駁二藝術特區舉辦,首日就湧入超過10萬人潮,不僅有大批樂迷前來一睹喜愛樂團的演出,還有不少遊客雖是路過...

英國每日郵報選出世界最美12個地鐵站 高捷美麗島站上榜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選出全世界最美的12個地鐵站,高捷美麗島站上榜,文中形容美麗島站以「光之穹頂」聞...

金秀賢來台倒數計時 陳其邁要主辦單位「審慎考量」

韓星金秀賢預計周日(3月30日)來台參加「高雄櫻花季」,市長陳其邁今天受訪表示,金秀賢事件在韓國引起非常大爭議,他呼籲民...

又是牠闖禍!高雄左營402戶停電6秒 台電:獼猴誤觸路燈變壓器

高雄左營區左營大路一帶今天上午有402戶停電,經台電高雄區處調查,發現是1隻獼猴觸碰路燈變壓器導致饋線跳脫,後續經系統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