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運在屏東 隊服遭批像痠痛貼布 周春米:烏龍一場

屏東縣長周春米(中)今體驗地面高爾夫球,一桿進洞超開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長周春米(中)今體驗地面高爾夫球,一桿進洞超開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暌違28年今年10月舉辦全民運動會,從今年1月起每月推出各主題的運動會為全民運暖身,6月主題是木球、槌球、地面高爾夫,今熱鬧舉行比賽,超過500名選手參與,縣長周春米今出席,對於近期挨批全民運隊服像「痠痛貼布」,周春米也澄清,是烏龍、誤會一場,隊服設計會經籌備委員會討論,請大家靜候最漂亮、最棒隊服。

呼應全民運動會不分年齡共同參與精神,屏東縣政府今在里港鄉河濱公園展開「好運動起來-千歲槌」,今豔陽高照,周春米出席活動,穿上全民運主視覺「綻放榮光」的T恤,也跟在場民眾介紹,主視覺的意義,希望大家聚集到屏東,一起來運動,屏東也在此時發光發亮綻放,展現我屏東我驕傲。

周春米致詞時宣傳今年全民運屏東,10月26日到10月30日登場,屆時會有2到3萬人來到屏東,希望大家做熱情的主人,也發展運動觀光,此外藉由承辦運動賽事,運動場地、設施修正,也可以趁此機會跟中央爭取補助。

今年6月初,縣議員陳揚在議會質疑全民運的隊服宛若「酸通貼布」設計,周春米今接受媒體聯訪時首度對外表示,有點烏龍,這是樣本,有點誤會,只是拿來試尺寸樣本,不是全民運任何選手、裁判的隊服。

周春米說,運動會有工作人員、裁判、貴賓,志工與選手,分好幾個部分,隊服設計會經籌備處籌備委員會討論,做出設計,單項運動代表,7月報名後發包,請大家靜候最漂亮最棒的全民運,各個分組的隊服。

今天在里港河濱公園舉辦的「千歲槌」共結合全民運動會中木球、槌球及地面高爾夫球,邀集逾500名選手參與,其中有許多長者到場,80歲以上選手就超過60位,「千歲槌」展現全民運9歲到99歲皆可共同參與精神,參與選手年紀最大為95歲,年紀最小的則是7歲。

體發中心表示,此次競賽開放報名不到3天就額滿,回響超乎預期,為此加開200名木球及地面高爾夫的體驗項目,讓民眾可以透過專業教練解說及小小的分組趣味競賽,體驗不同以往的球類運動。

屏東縣政府表示,邀請大家參與每月系列活動,每月推出至少3種新的體驗項目與溫故知新的項目,7月主題是水上運動。

屏東縣今年10月將舉辦全中運,今天舉行千歲槌賽事,邀請參加比賽90歲以上長輩與年輕學子一同參賽,體現全民運9歲到99歲都能參賽精神。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今年10月將舉辦全中運,今天舉行千歲槌賽事,邀請參加比賽90歲以上長輩與年輕學子一同參賽,體現全民運9歲到99歲都能參賽精神。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長周春米(中)今天為千歲槌賽事開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長周春米(中)今天為千歲槌賽事開球。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今在里港鄉河濱公園展開「好運動起來-千歲槌」賽事。記者劉星君/攝影
屏東縣政府今在里港鄉河濱公園展開「好運動起來-千歲槌」賽事。記者劉星君/攝影

周春米 屏東縣政府 運動

延伸閱讀

台灣最南藝文地標美麗氣質兼具 1.8億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今揭幕

比過年重要!小琉球迎王祭王船「進水」啟用 預告這7天祭典滿房

屏東西市場華麗變身 部分攤商進駐…7月16日正式開幕

小琉球跳電 周春米籲檢討避免影響民生與觀光

相關新聞

屏東市元旦健走紀念品包包超夯 今公告3月14開放補領

屏東市公所舉辦元旦升旗典禮暨健走,吸引逾萬人參與,人潮爆量,今年改送後背包當紀念品,現場1萬份全發完還不夠,現場改發兌換...

高雄捷運橘線突故障「通勤遊客卡在列車」 緊急搶修中

高雄捷運橘線今早有輛列車在大寮站與鳳山國中站之間發生故障、卡在中途不動,許多通勤民眾在停駛捷運車廂上面苦等;高捷公司目前...

潮州六姐妹火辣旗袍跳素蘭陣 詭笑阿伯伸右腳險絆倒…舞團強力譴責

「屏東包家潮州六姐妹」廟會舞團以跳素蘭陣聞名,日前卻發生六姐妹參加廟會活動時,有位阿伯突然伸出自己的右腳,試圖絆倒其中一位表演者,讓舞者差點當眾跌倒。事件曝光後,「潮州六姐妹」發聲表示,強力譴責該名觀眾的危害行徑。

高捷出狀況!車門開了「月台門沒開」 旅客按對講機求援未獲回應

高雄捷運今天上午10時許,1班往岡山方向的列車在凹子底站出現車門對不上月台門狀況。旅客說,內車門開了,但月台門還沒開;有...

影/澎湖垃圾場陷火海「癱瘓清運作業」 陳光復請中央跨海支援

澎湖縣湖西鄉的「紅羅垃圾衛生掩埋場」昨日早上發生大火,因風勢助長導致延燒超過20小時,雖全面灌救,仍有大面積悶燒,且多輛...

高雄28萬戶住家明天「停水13小時」 三民、左營影響大

高雄市三民區澄清路、澄和路交叉路口因特殊接頭的自來水管破管搶修,明天11日預計將有28萬戶需停水13小時,其中以三民區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