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重返職場「高雄媒合率僅4成」 勞工局:雇主意願低
超高齡社會到來,高市推動中高齡、高齡者重新進入勞動市場,改善勞動人口短缺問題,近年勞工局媒合中高齡者就業成功率僅6成、高齡者媒合率僅4成,且市府未提供全市企業「中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被批營造高齡友善企業環境成效差;勞工局坦言,雇主對於高齡求職者仍有刻板印象,持續努力創造青銀共榮職場。
據國發會調查,我國核心勞動力年齡已向後遞延,10年前勞動年齡集中在25至34歲,4年前來到35至44歲,預估2030年將延至45至54歲,未來中高齡人口面對勞動力短缺、總人口下降,將被迫使參與勞動機會大,預計未來55歲以上勞動力占總勞動力比率將由2020年16.6%,增至2030年之23.8%。
另主計總處調查,台灣中高齡人口勞動參與率低於10%,原因包括企業對高齡求職者接受度仍不高,認為對方欠缺職能、不熟悉網路、體力不足等;高市議員蔡武宏表示,高雄去年45歲至64歲具備勞動力的中高齡者有57萬人,但其中向市府登記求職者僅2萬4千人,勞工局成功媒合1萬4千人任職,媒合率60.5%。
蔡武宏說,高雄去年65歲以上勞動人口4萬7千人,當中僅2千4百名有意登記求職,勞工局媒合1千1百人就業,媒合率46.7%,勞動力者不願求職,即便求職,媒合率最高6成;目前北市已推動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鼓勵企業任用年長者並提供相關獎勵,但高雄卻僅有「友善企業單位」認證,鼓勵雇主誘因低。
中央勞動部5年前開始辦理「促進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暨世代合作績優獎」,表揚進全台晉用中高齡及高齡者績優單位,高雄去年有6家企業獲獎,蔡武宏認為全高雄超過1500家登記公司,獲獎數量太少,要求勞工局檢討改進,是否篩選條件嚴苛、事前宣傳不足等,並建議配合各區長照據點媒合中高齡就業人力。
勞工局長周登春表示,許多雇主針對中高齡求職者仍存有刻板印象,不認同對方的工作效率與適應力,市府致力改善雇主端想法,持續舉辦勞資座談會,讓雇用中高齡者的企業主分享經驗,針對中高齡者體力無法負荷,也會鼓勵企業透過職務再設計,補助企業購置相關就業輔具,協助打造友善職場。
勞工局補充,市府自109年起每2年辦理「福企金賞」,表揚在地企業提升勞動條件,鼓勵各事業單位提升勞動條件及友善管理措施,希望透過表揚幸福企業,鼓勵雇主見賢思齊,共同打造友善職場,109年及111年共表揚獎勵32家事業單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