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一職 預計將由高星潢總經理代理

華航董座接任人選引關注 工會喊話2條件:拒絕空降酬庸

戴培峰專訪/形容林昱珉很殺、很恐怖 首見年輕投手有這種特質

高雄最長800公尺人行道標線內有交通桿 網友:嫌不夠窄嗎?

部分騎士把機車停在標線行人道,行人被迫從水溝蓋上方通行。記者王勇超/攝影
部分騎士把機車停在標線行人道,行人被迫從水溝蓋上方通行。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市前鎮區瑞隆路近日畫設800公尺標線行人道,是目前高雄最長的人行道標線,但停車問題卻引發爭議,也有網友質疑交通桿釘在標線人行道內,「是嫌人行道不夠窄嗎?」交通局說,人行道標線有設計內凹路型讓車輛在路邊臨時停車,並設置交通桿加強區隔;會要求廠商儘量把交通桿設置在白線邊緣,把人行道淨寬影響降至最低。

交通局表示,瑞隆路是前鎮及鳳山地區東西向主要道路,往西銜接一心路,可通往輕軌C1籬仔內站,兩側店家林立,尖峰時段購物、用餐人潮多。

為了改善步行環境,經多次與居民、民代溝通,近日藉由工務局道路重新刨鋪的機會,在凱旋至永豐路段,將快車道瘦身縮減為3公尺,增設人行道標線,規範出1.2公尺至1.7公尺寬的行人保護空間。

瑞隆路畫設標線行人道後,許多居民反映不知如何停車,也常有顧客到商家購物時,直接把汽、機車停放在標線行人道,導致行人難以行走;網友說,部分標線行人道因為路旁的電箱顯得狹窄,卻還把交通桿釘在人行道內,「為什麼不是釘在白線上,是嫌人行道不夠窄嗎?」

高市交通局今天上午特別在瑞隆路開記者會,引導有臨停需求的民眾,把車輛停放到內凹的臨停空間。

記者直擊,許多騎士把機車停在內凹區後,直接走向路旁的店家購買飲料、餐點,黃姓男子說:「很方便!」一名女子說,標線行人道讓行人有走路的空間,「感覺比較安全」;但也有騎士仍把機車停在標線行人道。

交通局說,瑞隆路人車爭道情形已久,幾十年來缺乏人行空間,這次專案增設人行道標線,以內凹路型兼顧現有車輛路邊臨停需求,5月9日再派工適度增設交通桿加強提醒區隔,對於網友反應交通桿設置位置,之後會要求廠商儘量設置在白線邊緣,避免影響人行道淨寬。

高雄市前鎮區瑞隆路近日畫設800公尺標線行人道,設計內凹路型,讓車輛在路邊臨時停車,並設置交通桿加強區隔。圖/交通局提供
高雄市前鎮區瑞隆路近日畫設800公尺標線行人道,設計內凹路型,讓車輛在路邊臨時停車,並設置交通桿加強區隔。圖/交通局提供
網友質疑交通桿釘在標線人行道內,「是嫌人行道不夠窄嗎?」圖/翻攝自「七九町-高雄都運輸通」臉書
網友質疑交通桿釘在標線人行道內,「是嫌人行道不夠窄嗎?」圖/翻攝自「七九町-高雄都運輸通」臉書
高市前鎮區瑞隆路近日畫設800公尺標線行人道,讓行人有安全的走路空間。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市前鎮區瑞隆路近日畫設800公尺標線行人道,讓行人有安全的走路空間。記者王勇超/攝影

人行道 行人

延伸閱讀

添好運首間獨棟街邊店 插旗高雄!「冰火菠蘿」買1送1

影/為閃救護車自小客翻車四輪朝天 駕駛受困命大爬出

北大特區人行道挖了又挖犯眾怒 網友狂酸「政府很有錢!」

影/基隆BMW高速撞擊分隔島車頭全毀 男搶救受困女送醫

相關新聞

屏東市元旦健走紀念品包包超夯 今公告3月14開放補領

屏東市公所舉辦元旦升旗典禮暨健走,吸引逾萬人參與,人潮爆量,今年改送後背包當紀念品,現場1萬份全發完還不夠,現場改發兌換...

高雄捷運橘線突故障「通勤遊客卡在列車」 緊急搶修中

高雄捷運橘線今早有輛列車在大寮站與鳳山國中站之間發生故障、卡在中途不動,許多通勤民眾在停駛捷運車廂上面苦等;高捷公司目前...

潮州六姐妹火辣旗袍跳素蘭陣 詭笑阿伯伸右腳險絆倒…舞團強力譴責

「屏東包家潮州六姐妹」廟會舞團以跳素蘭陣聞名,日前卻發生六姐妹參加廟會活動時,有位阿伯突然伸出自己的右腳,試圖絆倒其中一位表演者,讓舞者差點當眾跌倒。事件曝光後,「潮州六姐妹」發聲表示,強力譴責該名觀眾的危害行徑。

高捷出狀況!車門開了「月台門沒開」 旅客按對講機求援未獲回應

高雄捷運今天上午10時許,1班往岡山方向的列車在凹子底站出現車門對不上月台門狀況。旅客說,內車門開了,但月台門還沒開;有...

影/澎湖垃圾場陷火海「癱瘓清運作業」 陳光復請中央跨海支援

澎湖縣湖西鄉的「紅羅垃圾衛生掩埋場」昨日早上發生大火,因風勢助長導致延燒超過20小時,雖全面灌救,仍有大面積悶燒,且多輛...

高雄28萬戶住家明天「停水13小時」 三民、左營影響大

高雄市三民區澄清路、澄和路交叉路口因特殊接頭的自來水管破管搶修,明天11日預計將有28萬戶需停水13小時,其中以三民區4...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