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北商旅睡一晚2千!女友嫌爆「學生才住」 網掀兩派論戰

家長注意!美警告強力磁珠玩具藏危險 吞食釀7死、2千多送醫

MLB/一度傳出大谷加盟藍鳥 道奇突然傻眼:不舒服的感覺

高雄青創補助拉一把 肉圓攤升級融入二代情

高雄市青年局局長張以理(右)造訪「碧南庄」,和創辦人Terry(左)談品牌故事。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高雄市青年局局長張以理(右)造訪「碧南庄」,和創辦人Terry(左)談品牌故事。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碧南庄」位於高雄鳳山區南京路上,清新純白的外觀相當顯眼,賣的卻是古早味肉圓小吃,負責人Terry表示,多年前在澳洲雪梨港灣大橋下看見矗立在歷史街區的馬卡龍甜品店,畫面深烙在他心中,激起他回鄉改造母親老店的夢想,回台後他靠著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的青創補助為基礎完成夢想,讓小吃店走出不一樣風格。

Terry曾在科技業工作,離職後到澳洲打工度假,在雪梨港灣大橋下,是歷史悠久的巷道街區,有雪梨最早期的的酒吧,他休假時會在這個岩石區小鎮閒晃,某次瞥見小區路口巷子有間甜品店,「看著玻璃櫥窗後方擺放的馬卡龍,心想我能否也能把家裡的肉圓店做成一間在街區裡的特色小吃店?」回台後,Terry決定把母親經營30年的肉圓攤升級為店面,並以母親名字、家鄉名稱及其方位重新命名,將老店改名為「碧南庄」,也是感念母親為家庭無怨無悔的付出。

新穎外觀有別於一般小吃店風格,對Terry而言,碧南庄並不是一家文青店或網美店,而是傳統小吃改裝升級後的老店,老靈魂沒有流失,更是陪伴饕客的好鄰居,定價策略十分親民,肉圓一份3粒50元有找。碧南庄也強化數位行銷,Terry認真經營品牌FB、IG,吸引多名美食部落客到訪品嘗、宣傳推廣,讓客群擴及老中青三代。

有了碧南庄開業經驗,Terry把想法延伸到推廣鳳山在地美食及住宿店家,成立餐旅聯盟「鳳采百家」,希望透過在地品牌串聯,將每個辛苦耕耘的微型創業故事聚集,讓鳳山共好。「鳳采百家」近來積極經營社群媒體、舉辦地方創生展覽等社區活化運動,推廣鳳山餐旅觀光,Terry相信媒合點點星光,鳳山便能再現璀璨風華。

在改造老店這條路上獲青年局助一臂之力,Terry表示,補助真的能讓眾多小夢想發亮,創業者也能在填寫申請文件時為自家品牌做內部健診,透過補助強化品牌弱項。

青年局長張以理指出,為提升高雄青創產業環境,青年局推出各項青年創業補助、貸款,藉由青創資源的媒合,幫助在地年經人鞏固夢想基礎,藉此降低草創成本壓力、強化青年事業競爭力,也能成為青年創業路上的好隊友。

「碧南庄」走清新純白風格,在街口相當醒目。圖/取自鳳采百家臉書
「碧南庄」走清新純白風格,在街口相當醒目。圖/取自鳳采百家臉書
「碧南庄」主打商品包含肉圓、米糕、四神湯,色香味俱全。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碧南庄」主打商品包含肉圓、米糕、四神湯,色香味俱全。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碧南庄」創辦人Terry(左)與母親陳銀碧在市集擺攤合影。圖/取自鳳采百家臉書
「碧南庄」創辦人Terry(左)與母親陳銀碧在市集擺攤合影。圖/取自鳳采百家臉書

青年 小吃 南庄

延伸閱讀

高雄男操作機台遭斷指 攔小黃半路又出車禍警鳴笛開道

逾2千名太極高手齊聚高雄 「千人御劍」拉開序幕

2023高雄SUP立式划槳邀請賽今登場 北市大成績亮眼

給高雄大紅包 陳建仁宣布亞灣升級7年砸170.39億

相關新聞

金門今年首例縣外移入登革熱 個案有台南及嘉義旅遊史

登革熱疫情持續引發關注,金門衛生局近日卻接獲通報快篩陽個案,並於昨日確認進一步檢驗結果為陽性,是2018年來首次再現縣外...

周末高雄富邦馬拉松!紅、橘線清晨3點52分發首班車、輕軌上午7點才營運

2023高雄富邦馬拉松將在本月26日舉行,因路線與部分輕軌路段交會,高捷宣布當天輕軌全營運時間延後半個小時,上午7點開始...

嘉義人騎車到高雄接「紅色驚嚇」 罰單這亮點...不用繳了

嘉義一名邱姓男子在臉書貼文附照片,指近來考慮去高雄玩玩,但不打算騎摩托車,感謝檢舉達人送他「紅色驚嚇」,但他已申訴,文末...

「主婦商場」閒置25年 租金蒸發上億 最近整修 黃金店面下一步做這個

高雄市區中正四路、中華三路口的三角窗金店面,閒置25年終於租出去了。這棟過去曾是老高雄人必逛的「主婦商場」,最近貼出內部...

登革熱延燒!屏縣某國中首例校園群聚 呼籲落實環境巡檢

登革熱疫情嚴峻,屏東縣截至13日累計35例登革熱本土確診病例,分別為萬丹鄉19例、屏東市11例、潮州鎮2例、竹田鄉、長治...

網批高雄85大樓龍蛇雜處 警方布守望崗編常態勤務淨化

高雄市地標「85大樓」遭網路非議成「蚊子館」,且龍蛇雜處成為治安死角,高雄市警局最近動員,在大樓內設機動派出所、在大樓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