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魔王關」新武雄橋7月達陣 工程英雄感性告別原單位

南橫公路西段132公里武雄橋一帶是工程魔王關,新武雄橋修築過程有段「以路就樹」故事,預計今年7月完工。工程核心人員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天池監工站陳秉禾即將告別原單位,2人感性地說,「能不辱使命,延續陳武雄段長精神是最欣慰的事」。
南橫全線復通即將滿周年,仍有數項工程在進行,新武雄橋今年暑假大功告成,梅蘭明隧道延長工程預計趕在明年4月汛期前達陣。明霸克露橋興建工程預計民國114年竣工。
南橫修復工程期間,甲仙工務段團隊是主力,同仁間有革命情感。段長陳正偉已在工務段服務21年,經歷許多考驗,今年5月即將升調到總局西部濱海公路臨時工程處主任工程司。陳秉禾即將辭去鐵飯碗,轉往民間工程公司服務。
「南橫每一吋路,都有工程人員的足跡與回憶!」陳正偉說,公路人精神是一棒接一棒,前輩陳武雄、蘇進涇段長在開闢南橫時殉職,後進要延續使命,施工過程及未來要實踐守護生命三層意涵,包含落實用路人及勞工安全、照顧野生動物、尊重老樹及環境生態。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南橫公路132公里武雄橋一帶面目全非,去年5月全線復通,武雄橋一帶是容易重複致災的「魔王關」,平均一年搶修、維護經費高達800萬元。
武雄橋是紀念已逝段長陳武雄,該處地質脆弱,目前暫以臨時便道方式開放通行,還不是永久路廊,為解決修不勝修困境,公路總局斥資1億3千萬,啟動武雄橋中期提升工程,採用大跨度橋梁設計,橋梁位置拉到較下游處,提升橋梁抵禦洪水能力,避開易崩塌區域,也將道路截彎取直。
2年前規畫團隊提出改線評估報告,發現橋梁線型會影響一棵至少300年紅檜老樹生長棲地,公路總局提出願以800萬經費買下,施工時將修剪樹冠。當地林木主管機關嘉義林管處派員會勘,也詢問專家意見,判斷該棵紅檜一旦修剪樹冠,恐無法活命,主張樹木不能修剪及伐除,建議武雄橋工程修改路線才是雙贏作法。
「先有這棵紅檜才有南橫公路,不能輕易犧牲老樹生命!」陳秉禾說,買下老樹經費來自公庫,即使有成交,算是公家機關「左口袋放進右口袋」,卻可能因道路工程傷害老樹,這不是工程人員願意看到的結局。
陳正偉說,確定修剪老樹方案行不通,規畫單位決定變更設計,調整橋梁位置作業又多花一些時間,經費也比原方案增加,卻能兼顧工程需求與老樹生存權,是最圓滿方式。新武雄橋長度88.9公尺、寬10公尺,橋墩、基樁工程已告一段落,也放上橋台,若一切順利,預計今年7月完工。
承包廠商全輝營造工人廖國棟說,武雄橋位置海拔約2300公尺,午後常起濃霧,加上邊坡落石威脅大,施工過程要隨時做好警戒。他說,種樹是最好的水保,公路總局確保老樹不因工程受害的觀念很好,代表台灣道路工程思維有提升。
新武雄橋施工理念感動不少工程人員,近期參與交通部金安獎選拔,委員昨天到現場實勘、初評,對工程克服重重困難的用心給予肯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