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推智慧農業精準用水 抗旱並提高農業韌性

天乾物燥,中南部缺水嚴重,高市府因應極端氣候, 2017年起推動加強型溫網室、管路灌溉等「好用水」設施,將近300公頃農地面積5年來省水3至5成,前年起也推動智慧農業,協助農民提高農產抗旱韌性。
據農委會統計,「好用水」計畫相對於傳統漫灌,田間微噴、滴灌等灌溉系統及使用馬達、蓄水槽及控制器等灌溉調控設施可省水3至5成以上,同時能可提高灌溉均勻度,配合產期適時適量灌溉,增產率達25%至47% 。
高市農業局為協助農民精準用水、穩定生產環境,2017年起與農田水利署合作,在高雄山區推動管路灌溉補助計畫,協助農友設置調蓄設施,以滴灌等系統搭配水塔提高用水效率,達到節省灌溉用水時間,進而減少管理人力。
高市農業局表示,至去年高雄已爭取補助基礎設施2635萬元,今年預計推動約40公頃,設計穿孔管、噴頭系統、微噴系統、滴灌系統等田間灌溉管路及馬達、蓄水設施及控制器等灌溉調控設施。農業局長張清榮說,面對極端氣候,農友可經由智慧農業達到精準用水,更強化農業的韌性。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