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影/全球暖化海龜公母嚴重失衡 海生館野放罕見大塊頭公綠蠵龜
去年11月在台東海岸兩度擱淺的成年綠蠵龜,送屏東海生館海龜救傷收容中心照護後已康復,這隻罕見重85公斤的公綠蠵龜今天下午在墾丁後壁湖沙灘野放;館方說,海龜性別和孵化時的沙灘溫度有關,正常應該是母略大於公,但近年在全球暖化下,發現公母比例呈現一比九的懸殊落差;另發現收容海龜排泄物中高達9成有海洋廢棄物,這隻也不例外,顯示野外族群一直面臨人為漁業活動與環境汙染的威脅,值得省思。
「成年公海龜愈來愈少見了!」海生館海龜救傷收容中心除收容傷病海龜,也受海保署委託在小琉球調查海龜產卵、幼龜孵化狀況,獸醫李宗賢說,海龜的性別和孵化時的沙灘溫度有關,但近年受溫室效應影響,加上幼龜孵化時間多在夏秋季,小琉球的公母比例呈現一比九的落差,有時甚至不到一成;今天野放的綠蠵龜,是少數的公成龜,重達85公斤也是歷年,海保署在背上裝上電子追蹤發報器,掌握野放後的足跡。
館方說,在所艱收容海龜排泄物中,發現高達9成有海洋廢棄物,收集的人造廢棄物包括不同形狀、顏色的塑膠片、魚網、保麗龍、包裝紙等,若長時間阻塞腸道,會造成病菌、病毒感染和營養失衡,一旦廢棄物被海龜食入卡在胃裡,將導致海龜衰弱,甚至引發敗血症死亡,若無法排出,要開軟便劑;這隻年約30歲的成年海龜也不例外,但不嚴重,在收容期間食慾很好,胖了幾公斤,經抽血檢查正常,今天安排野放。
館方說,在全球暖化下,海龜的公母比例也出現失衡,要正視溫室效應議題;收容海龜排泄物中高達9成有海洋廢棄物,意著海洋垃圾已無所不在,垃圾人眼可見,但背後造成的汙染卻是人類無法看見的,海廢背後所帶來的汙染物最終會回到生物身上,呼籲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製品,自備環保袋、環保餐具等,保護海洋生態及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