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高雄今年罰單收入又編15億挨批搶錢 藍綠聯手擱置

高雄市議會審查今年度15億交通罰鍰歲入預算,議員批評,2015年起每年均編15億,卻年年超收,近3年均實收20億以上,預算編列不實,最後遭到擱置。此外,物價上漲人民生活苦,市府不該把市民當作「提款機」,要以勸導及宣導為主。市府解釋,未訂定標準要求基層員警衝高取締件數,高雄市的罰鍰收入在六都算後段班,教育及宣導預算有逐年提高。
近7年來,高雄市交通違規罰鍰預算都是編15億,實際收入卻超過許多,2020年22億、2021年21億,2022年約21億,近年實收金額均超過5億以上。議員陳麗娜指出,預算要如實編列,市府應檢討罰單收入無法下降原因,超收的錢進入大水庫,無從監督。白喬茵、劉德林說,「取之市民用之於市民 」,罰款應該專款專用,回歸宣導教育以及有無落實危險路段維護或改善。
議員陳美雅說,因為在達標的業績壓力下,市民成市府提款機,如同跟市民搶錢,勿讓執行單位有業績壓力,轉嫁到市民身上形成懲罰性的預算收入。
民進黨議員黃飛鳳、黃彥毓以自身經驗為例,認為有時宣導不足,如道路禁止左轉或禁止右轉等用資訊未能普及,許多民眾常在不自覺情況下違法受罰,如何有效降低事故最重要,罰單不是唯一選擇。另位議員邱俊憲也主張擱置。
警察局長林炎田表示,上任七個月從未規範員警取締數,處罰是執法的最後手段,支持加強宣導。交通局長張淑娟解釋,高雄市的罰鍰收入在六都中排第五,甚至有兩都超過25億元,交通安全宣導費用年年增加,另受限於法令,超收罰金必須進入大水庫,不能留在交通局專款專用,今年起改以決算數的12%充當交通安全改善經費,不再像以往採用預算數為基準。
藍綠議員發言踴躍,不認同聲音高漲。議長康裕成裁決指出,今天上午審查的15億153萬交通罰鍰先擱置,請局處再與議員多溝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