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爸爸失聯11天遺體尋獲 林葉亭確認身分當場崩潰

0050降費用後跟006208該選誰? 達人列10點比較:整體兩者差別不大!

選校系看註冊率易踩雷 大學校長曝優質學校的重要指標

輔英科大與卡訊電子簽MOU 加強AI產學及人才交流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表示,輔英致力教學創新,致力健康照護智能化。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表示,輔英致力教學創新,致力健康照護智能化。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技大學今天與卡訊電子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MOU,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輔英發展校務。校長林惠賢表示,輔英致力教學創新,致力健康照護智能化,在專業教學融入「科技ABC」為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雲端科技,智慧教室可滿足師生遠距教學或是混成教學需求。

卡訊電子公司是台灣的隱形冠軍,以影音物聯網整合為技術核心,目前是台灣會議系統、廣播系統第一大領導廠商,市占率高達六成,並以自有品牌BXB,行銷全球超過50個國家,產品並榮獲經濟部國家發明創作獎、德國iF設計獎,以及七度獲得台灣精品獎,建立市場口碑。

簽約暨捐贈儀式在輔英鵬圖人文大樓健康概念未來館智慧學習教室舉行,由校長林惠賢與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簽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

林惠賢指出,受少子化影響,辦學必須引入企業精神,講究績效、創造口碑,才能永續經營,輔英有護理界南霸天美譽,配合政府推動智慧醫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她感謝卡訊認同治校理念,雙方都很重視人才培育,未來產學加強實務合作以及人才交流。

洪誌臨表示,卡訊已成立31年,推出的類比廣播系統市占第一,十年前公司就了解未來的數位化、智慧化趨勢,積極布局數位轉型,開發出以影音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會議系統產品,獲得市場認同與青睞。卡訊鼓勵創新及終身學習,盼雙方加強合作,打造智慧學習教室,開設健康領域的進修課程。

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表示,開發出以影音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會議系統產品,獲得市場認同與青睞。記者徐如宜/攝影
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表示,開發出以影音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會議系統產品,獲得市場認同與青睞。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與卡訊電子簽署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與卡訊電子簽署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右)與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左)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右)與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左)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表示,輔英致力教學創新,致力健康照護智能化。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表示,輔英致力教學創新,致力健康照護智能化。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右)與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左)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記者徐如宜/攝影
輔英科大校長林惠賢(右)與卡訊電子總經理洪誌臨(左)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卡訊並捐贈50萬元給學校當校務基金。記者徐如宜/攝影

物聯網 輔英科技大學 遠距教學

延伸閱讀

產學合作共推在地產業發展 嘉大與嘉義榮協會簽署MOU

影/蔣萬安借將宜蘭教育處長 林姿妙:縣市人才交流予以祝福

公務機車明年全電動化 柯文哲與共享機車簽MOU以租代買

王明鉅將出任桃園副市長 柯文哲:比能力不會比我差

相關新聞

3+2五專8月上路 38校申辦

少子女趨勢下,愈來愈多學生選擇升學,技職教育面臨弱化危機,教育部規畫推動「三加二新五專模式專班」,國中生畢業後,可就讀高...

高科大遭爆考卷全簡體字、教授名片印「中國台灣省」 教育部回應了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期末考卷遭踢爆通篇使用簡體字,且另一名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系兼任副教授,則在名片上印有「中國台灣...

護生實習竟住病房? 網友笑稱:一時分不清自己是實習生還是病人

護專學生自四年級開始,會經歷一連串的基本護理學實習,透過技能中心及病房臨床實習實際演練各項護理技術,並學習初步評估病人生心理照顧需求,以順利達成畢業條件。有網友傻眼自己實習的宿舍竟是醫院病房,引起網友討論。

高雄旗美商工免退場 2私中列專輔

教育部昨召開私校退場審議會,其中高雄市私立旗美高級商工解除專輔學校,但嘉義市私立仁義高中、屏東縣陸興高中等兩校,因財務狀...

科大普高生名額占比高台科大達三成 教團批技職崩壞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近年招生名額有超過三成開給普通高中學生,全教總政策部副主任巫彰玫今指出,四技二專的普高生名額為「內含」而...

搶生源 科大盼四技申請續招

「四技申請入學」是目前普通高中學生透過學測成績申請技專校院的主要管道,根據現行規定,四技申請若沒有招滿,也不會再續招。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