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悌二郎銅重返高雄 陳其邁:跨越2700公里的不可能任務

在駐日代表謝長廷協調下,原設置在高雄橋頭糖廠的山本悌二郎銅像從日本送回台灣,高雄市長陳其邁形容,這是一場跨越2700公里的不可能任務,謝長廷說,百年前山本梯二郎對台灣糖業建設有深遠影響,百年後銅像重回橋頭糖廠正好是「開花結果」。
陳其邁、謝長廷等人昨天一同為銅像揭幕,一起見證這樁橫跨台日,緣牽百年的盛事。山本出身日本新潟縣佐渡市,他參與台灣製糖產業發展,對高雄發展有重大貢獻,也讓高雄和佐渡結下緣分,佐渡市長渡邊竜五說,從市民、議會同意到簽下備忘錄,8月山本銅像安全返回高雄,因山本悌二郎結下的緣份牽起台日友誼,希望未來兩個城市能有更多學習與交流。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指出,橋頭糖廠在台灣工業史、經濟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山本悌二郎銅像賦歸橋糖是文化史的典範。台糖公司董事長陳昭義也說,當年是糖業的黃金時代,台灣糖業一年製糖142萬噸,也興築2965公里糖業鐵路,占全台出口量7成,當時糖業地位宛如「護國神山」,山本就是其中重要人物。
山本悌二郎從橋頭糖廠的選址、建設到營運,從無到有建構屬於高雄的糖業帝國。因此,在他調任回日本擔任農林大臣後,在地仕紳委託台灣近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製作胸像,1929年起矗立於橋頭糖廠,戰後銅像被送回山本先生的故鄉佐渡市,1960年起矗立於佐渡的真野公園內。
橋仔頭製糖所的社宅事務所,是橋頭糖廠興建起點,也是山本悌二郎工作20多年辦公場所,在大使和與知名舞蹈家若林素子女士穿針引線下,陳其邁也曾親自書函予佐渡市長,表達迎回銅像的意願。
陳其邁說,能促成一切要感謝駐日代表謝長廷,過程一關關達陣,今年8月高雄將山本銅像迎回後,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進行專業翻製與典藏。翻製的作品除重新回到橋糖社宅事務所外,還會再送回真野公園放置、與國美館典藏。
陳其邁表示,高雄是山本悌二郎第二個故鄉,落腳工作20多年,銅像回到橋頭糖廠,別具意義,這段跨越2700多公里的歷程,也是台日友好與高雄歷史脈絡重現的里程碑。
文化局指出,為紀念此次百年跨國緣分,歷史博物館特別策畫出版「山本悌二郎奠基的糖業新時代」專書與特展,將在橋頭糖廠社宅事務所,即日起至明年6月30日展出,展現文化上百年賦歸的重大意義,也彰顯山本悌二郎對高雄糖業的貢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