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大橋鋼筋外露 陳玉珍要求高公局強化大橋安全監測

金門大橋近期被釣友拍到小金門端引橋箱梁外側鋼筋外露情形,引起各界關注。金門立委陳玉珍今日找來交通部高速公路局瞭解相關情況及後續補強進度,陳玉珍要求,高公局應秉持「把橋做好、清楚說明、安全優先」三大原則,給金門鄉親一條安全的路。
金門立委陳玉珍今天邀集高公局長趙興華到立院辦公室說明,趙興華表示,鋼筋外露的情形,其實是高公局橋檢車巡檢時先主動發現的,整座大橋巡檢完成後共發現3處,皆在小金端引橋(第10跨)箱梁梁底與腹板交界之鋼筋密集處,大小分別約為80cmx10cm、50cmx20cm、30cmx5cm之蜂窩情形,3處都是非大橋受力點,且鋼筋內層的混凝土密實完整,橋梁主體結構安全無虞。
趙興華說,發生問題之處今天都會重新補強完成,工法上包括先除鏽、塗高鋅漆加強保護,新舊混凝土界面塗抹環氧樹脂,最後進行無收縮水泥砂漿灌漿完成補實。他也提及,在天候不影響工期下,預計10月22日將可達通車標準,最遲11月初通車。
陳玉珍則提到,此次發生鋼筋外露的地方雖已補實,但高公局及監造單位仍應就整體橋梁安全進行全面巡檢,以確保大橋的施工品質及安全。陳玉珍說,高公局應秉持「把橋做好、清楚說明、安全優先」三大原則,給金門鄉親一條安全的路。
陳玉珍表示,雖然高公局解釋鋼筋外露的情形是主動發現,但外界看來卻是民眾爆料,顯然是高公局在民意溝通上出現警訊。她要求高公局未來對於相關大橋疑慮,說明應該更快速、清楚。
陳玉珍也強調,金門大橋工程是台灣地區首座跨海域的大型橋梁,也是金門近20年來最受矚目的公共工程建設,在高公局的努力下,終於準備完工通車之際,突然發生有三處鋼筋外露的情形,自然造成鄉親不安與疑慮。
陳玉珍要求,未來高公局應針對橋梁耐久設計,海域鹽害侵蝕以及風速壓力測試等面向,提出完整的「橋梁定檢計畫」,同時「橋梁即時監測系統」也應發揮功效,以科學技術來強化對金門大橋的安全監測,給金門鄉親一條安全的路。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