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十張口,一顆心」猜1字?老師見學生答案笑翻 正解揭曉

台灣設計展將登場 陳其邁:看見更具想像力的高雄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到高雄「設計中島」現場探班,和藝術策展團隊相見歡。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到高雄「設計中島」現場探班,和藝術策展團隊相見歡。記者王昭月/攝影

2022台灣設計展9月30日將在高雄開展,在高雄港區以22只大型貨櫃排成圓型兵陣的主展場「設計中島」即將重磅登場,策展團隊今午拍攝宣傳片,市長陳其邁特別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前往探班,他指高雄港在開港過程舉足輕重,如今轉成「設計中島」,也意味城市轉型,大家透過設計展將看到更具想像力的高雄。

高雄港八號碼頭目前以22只40呎白色大型貨櫃擺成圓形兵陣,分由22個指標性團隊設計打造,入夜後綻放美麗光影,點亮高雄夜空,這是今年台灣設計展主展場「設計中島」,22位藝術家今午連袂拍攝短片,將為今年台灣設計展強力行銷。

高雄市長陳其邁、副市長史哲及多位局處首長今午到場探班,市長陳其邁表示,這裡原本是貨運、海運運輸站,是「經濟中島」,在高雄港早期開港過程舉足輕重,現在轉成「設計中島」,也意味城市的轉型。現場從貨物轉成設計概念的輸出,讓高雄港跟過去截然不同。

陳其邁說,高雄致力推動「亞灣2.0」,希望把高雄港變成台灣創意的輸出港。高雄遼闊,港邊更是新流行文化與想像力交會處,透過藝術團隊令人驚豔的作品呈現,會讓高雄港,未來的亞灣區更具想像力。

台灣設計展總策展人之一的台灣設計研究院長張基義表示,今年策展人很多是高雄在地人,或與高雄有關的人,都是全台各地優秀的設計師、藝家及創作者。今年台灣設計展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與城市發展也最緊密扣連,高市今年提出的「設計中島」,期許能以設計帶動城市轉型。

張基義也說,今年台灣設計展的主視覺也回到高雄的海洋,是種勇敢、不斷創新突的理念。每年的台灣設計展,都是翻轉成市品牌,凝聚市民認同的機會。

台灣設計展9月30日即將在高雄登場,22組優秀藝術工作者今午在高雄港八號碼頭拍攝宣傳短片,為台灣設計展強力行銷。記者王昭月/攝影
台灣設計展9月30日即將在高雄登場,22組優秀藝術工作者今午在高雄港八號碼頭拍攝宣傳短片,為台灣設計展強力行銷。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到高雄「設計中島」現場探班,和藝術策展團隊相見歡。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到高雄「設計中島」現場探班,和藝術策展團隊相見歡。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到高雄「設計中島」現場探班,和藝術策展團隊相見歡。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午帶著冬瓜茶與甜甜圈到高雄「設計中島」現場探班,和藝術策展團隊相見歡。記者王昭月/攝影
台灣設計院院長張基義表示,台灣設計展是翻轉城品牌的機會。記者王昭月/攝影
台灣設計院院長張基義表示,台灣設計展是翻轉城品牌的機會。記者王昭月/攝影
台灣設計展9月30日即將在高雄登場,22組優秀藝術工作者今午在高雄港八號碼頭拍攝宣傳短片,為台灣設計展強力行銷。記者王昭月/攝影
台灣設計展9月30日即將在高雄登場,22組優秀藝術工作者今午在高雄港八號碼頭拍攝宣傳短片,為台灣設計展強力行銷。記者王昭月/攝影

高雄港 陳其邁

延伸閱讀

畫筆下高雄之美 本土藝術家曾文忠老師畫冊發表

台灣設計力30日高雄港開展 陳其邁率隊宣傳

邊境將開放 陳其邁:醫療院所、長照機構防疫常規化

台積電取得建照 陳其邁:上下游超過20廠商進駐高雄

相關新聞

小三通7日起「常態化」 金門縣府:爭取滾動擴班

陸委會今天傍晚發布新聞稿宣布,小三通春節專案在2月6日到期後,從2月7日起,小三通專案常態化繼續實施,對此,金門縣長陳福...

「光舞蓮潭」測試畫面絕美 為高雄燈節開了好起頭

高雄燈會首度移師蓮池潭,高市觀光局在小年夜測試「光舞蓮潭」水上燈光,光雕雷射串連龍虎塔、春秋閣五里亭及玄天上帝神像,展現...

不惜被罵「背骨」 曾俊傑現身綠黨團會議:城市進步需要不分黨派合作

高雄市議會明天改選正副龍頭,綠營由市長陳其邁操盤誓言要「光復議會」,推資深議員康裕成搭配今天剛退出國民黨的曾俊傑出擊,綠...

高雄左營538戶停電範圍曝光 台電急派員查修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自由二路等路段,今天下午5時33分共538戶停電,台電派員查修中,原因待查明

種樹百里國賠求償起跑 網路通報致災案達百件

屏鵝公路種樹百里工程引發民怨,歷經四個多月趕工已近收尾階段,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一周前主動說明國賠求償申請程序...

迎接金門大橋通車 2023金門馬拉松賽道更新

金門縣政府今天宣布,2023金門馬拉松2月11日、12日登場,配合金門大橋通車,賽道重新規劃,將引領跑友穿過大橋,從金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