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縣三地門鄉研擬發獎金鼓勵族人恢復原住民族傳統名字

屏東縣三地門鄉長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Cemelesai Ljaljegan是縣內9個原鄉唯一將漢名改為原住民名字的鄉長,三地門鄉文化館今起展出「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巡迴展」,紀錄原住民正民運動歷程,三地門鄉人口7420人,恢復傳統名字人數僅251人,占3.3%,公所將研擬發獎金,鼓勵族人恢復傳統名字。
屏東縣原民處指出,縣府在2020年起鼓勵原住民將姓名改為傳統原住民名字,或是新生兒報戶口登記為原住民名字,一人提供500元超市禮券,近三年來共117人申請。
三地門鄉長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小名以賽,他說,1994年8月1日將山胞改為原住民族,象徵政府從事轉型正義努力,他的漢名是藍國徵,改為排灣族名字後,成為從小家人稱呼他的名字,部落中相處,更能拉近與長輩距離,也代表深遠文化意涵。
「原住民名字是很美的」,以賽說,每個族群傳統命名文化方式不同,泰雅族、阿美族是父子連名,比方說,名字叫瓦歷斯,爸爸叫貝林,就會稱為瓦歷斯‧貝林,原民會主委夷將,其父親叫拔路兒,主委稱為夷將‧拔路兒 所以每個族群都有每個族群很美的、傳統的命名文化。排灣族,前面為名,後面為家族名,這次在鄉內原民文化館展出,讓大家了解原住民16族命名文化。
以賽提到,原民恢復傳統姓名人仍少數,三地門鄉僅3.3%改為原住民名字,三地門鄉原民人口數7420人,恢復傳統名字人數共251人,以漢名並列傳統名字族語拼音為大宗有147人、以漢字音譯傳統名字為次之,共69人,漢字音譯傳統名字並列族語拼音為第三,共35人。
三地門鄉公所指出,藉由特展,讓大眾認識原住民族爭取傳統命名的歷史並感受原住民族傳統命名文化之美,展期到10月30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