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學習 屏縣推客家藝術教材 課本像繪本學生超愛

從生活中學習! 屏東縣府在2021年完成全國首套客家本位國語、社會教材後,縣府團隊今年6月完成客家本位藝術教材,結合客家五花精靈(新丁花、樹蘭、桂花、含笑、夜合),涵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及音樂內容,融合客家文化與繪本設計,學生們說,課本像繪本,學習無壓力。
屏東縣府教育處指出,縣府推出客家本位教材,國語、社會與預計111學年度使用藝術教材,共有32冊,縣內有21所客家重點小學,另其他34所學校有主動申請使用客家教材,估計近1.8萬名學生,1528名以上老師使用這套教材,也有外縣市索取。
屏東縣府成立客家課程發展中心,歷時3年陸續完成客家本位教材,縣府21日舉行客家本位藝術教材發表會,長興國小學生們以逗趣的說唱藝術開場,帶領縣長阿伯走入藝術課本世界,大玩課文五連拍及體驗盤花闖關。
「多族群、多語言,就是屏東最強競爭力!」縣長潘孟安說,母語的重要性,讓語言代代相傳,屏縣從2019年成立客家課程發展中心,著手編輯國小1至6年級具客家文化元素「國語」及「社會」教材,書中客語生活情境,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瞭解客家產業、慶典,找到家鄉的根,客家藝術教材,展現生活及藝術融合。
屏縣客家課程發展中心主任彭雅靖說,編輯藝術本位教材,因為藝術領域多元,表演藝術、視覺、音樂等,一定要取得原創者的授權、版權合法,重視智慧財產權。
教材裡的學生們,請長興國小學生們擔任小模特兒,升五年級學生邱品嶧說,看到自己出現在課本,「超有成就感的!」從課本中他也更認識客家文化,課本內容生活化,學習起來沒有壓力。
教育處指出,客家本位藝術教材設計五花小精靈,帶出全套課程的童話繪本特色,引領師生進入客家藝術文化情境。
屏東縣在2018年10月完成全國第一套排灣族本位教科書,2022年6月完成全國第一套魯凱族本位教科書,同年6月完成客家本位教材,另外閩南語課程教材已編撰完成,預計今年度將發表,讓多元族群本位教材能讓各族群的孩子們看見,從屏東連結到全世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