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真追求者眾 搭檔20年舞伴「不意外她選辛龍」曝關鍵原因

父留下六百坪土地遺產 關係不睦三兄弟想分割利用…最長要等三十年

喝酒誤事害貨輪撞碼頭? 引水人5個月內第3度闖禍

看到車禍不呆愣 高醫開辦「到院前創傷救命術」

高醫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圖/高醫提供
高醫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圖/高醫提供

衛生福利部公布109年的國人十大死因,事故傷害雖然已從十大死因的第六名降至第七名,仍造成近7千人死亡。高醫提升第一線消防現場緊急救護處置,今年更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期望將創傷照護普及化,降低死亡率。

高醫表示,這是全台第一場針對民眾訓練的「到院前創傷救命術初階反應人員課程」,邀請一般民眾參加,有30多人報名,包括高中職學生及校務人員。課程包括:呼吸及給氧;循環、出血及休克;頭部與脊椎創傷、快速評估外傷病人及簡易處置等講習,以及幫助病人安全移動及脊椎固定等情境演練,過程生動逼真。

高醫外傷及重症外科陳昭文主任表示,臺灣的救護車平均到達事發現場時間為6分鐘,與世界先進國家差不多,但因創傷造成的傷害死亡可能在2-3分鐘之內就發生,如果在事故現場的民眾能適時伸出援手,就有機會減少傷患的死亡,並改善預後狀況,因此安排此課程教導民眾學習基本的創傷照護技術,期使事故傷害死亡率降低。

高醫外傷及重症外科醫師唐貞綾表示,PHTLS的初階反應人員課程跟PHTLS課程一樣,都是由美國國家緊急救護技術員學會(NAEMT)規畫設計,參與的學員在測驗通過後,一樣可以領到由NAEMT核發的國際證照,差異僅在初階反應人員課程是專為沒有相關醫療基礎的民眾設計,較為簡明易學。高醫希望將基礎創傷照護概念推入民間,讓嚴重創傷患者的從受傷開始到送到醫院後到每個階段,都能有效溝通、相互協助。

參與課程的林姓高中生說,每天上、下學途經的路段常看到車禍,才想來報名參加,希望日後遇到車禍時,不再只是呆立一旁或是快速經過,而是可以盡一己之力幫助別人。上過課後了解,想幫助別人不能只靠滿腔熱血,還要能考量自身的安全和能力,才不會增加第一線救護人員困擾或造成病人傷害。

在國小當校護的劉姓學員表示,在課程學到最新的止血觀念、到現場環境的安全評估,以及第一反應者與救護人員間的溝通等,受益匪淺。

高醫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圖/高醫提供
高醫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圖/高醫提供
高醫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圖/高醫提供
高醫引進到院前創傷救命術課程(PHTLS)初階反應人員版本,教導民眾如何現場施救,而不是呆立一旁不知所措。圖/高醫提供

高醫 車禍

延伸閱讀

目睹車禍怎辦? 高醫開辦民眾版到院前創傷救命術

相關新聞

小三通7日起「常態化」 金門縣府:爭取滾動擴班

陸委會今天傍晚發布新聞稿宣布,小三通春節專案在2月6日到期後,從2月7日起,小三通專案常態化繼續實施,對此,金門縣長陳福...

「光舞蓮潭」測試畫面絕美 為高雄燈節開了好起頭

高雄燈會首度移師蓮池潭,高市觀光局在小年夜測試「光舞蓮潭」水上燈光,光雕雷射串連龍虎塔、春秋閣五里亭及玄天上帝神像,展現...

不惜被罵「背骨」 曾俊傑現身綠黨團會議:城市進步需要不分黨派合作

高雄市議會明天改選正副龍頭,綠營由市長陳其邁操盤誓言要「光復議會」,推資深議員康裕成搭配今天剛退出國民黨的曾俊傑出擊,綠...

高雄左營538戶停電範圍曝光 台電急派員查修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自由二路等路段,今天下午5時33分共538戶停電,台電派員查修中,原因待查明

種樹百里國賠求償起跑 網路通報致災案達百件

屏鵝公路種樹百里工程引發民怨,歷經四個多月趕工已近收尾階段,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一周前主動說明國賠求償申請程序...

迎接金門大橋通車 2023金門馬拉松賽道更新

金門縣政府今天宣布,2023金門馬拉松2月11日、12日登場,配合金門大橋通車,賽道重新規劃,將引領跑友穿過大橋,從金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