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華郵政跟進提前發6000元 4月2日撥款估400多萬人領得到

捷警建議高捷車廂全面裝監視器 高捷:將滾動式調整

高雄捷運警察加強巡邏捷運列車,防止跟騷法案件發生。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捷運警察加強巡邏捷運列車,防止跟騷法案件發生。記者石秀華/翻攝

北捷車廂均裝監視器,但高雄捷運只在橘線、紅線各一列車試辦裝監視器,之後沒再增加。捷警隊統計,今年1至6月處理18件刑案,妨害祕密占5件,清一色是女性在站內搭手扶梯時遭偷拍,建議高捷在車廂全面裝設監視器。全面裝設需3千8百萬經費,高捷喊窮,疫情期間營運困難,希望外界再給一點時間,待營運更穩定會再討論。

高雄捷警隊統計,去年捷運站發生性騷擾2件、妨害秘密9件、糾紛23件,糾紛案在車廂中有3件。今年1至6月處理18件刑案中,妨害祕密罪占5件,都為女性在站內搭乘手扶梯時遭偷拍,「偷拍狼」選定學生較多的車站下手。

高市捷警隊評估認為,雖高捷列車上的犯罪行為,不如北捷頻繁,但因今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制法」即將正式施行,犯罪者若有實施或反覆跟蹤的犯行,礙於蒐證不易,若捷運列車廂加裝監視器,可取得證據外,亦可預防犯罪,因此建議高捷在列車車廂全面裝設監視器。

高雄捷運公司處長王柏雁表示,在北捷隨機殺人事件後,當時高捷選定紅線、橘線各一車廂試辦,已裝設有4、5年時間。但礙於經費,此系統無法即時影像回傳,成效不佳,「等於無法達到預防的目的」,畫面只能作為事後證據、辦案之用。高捷說,以目前疫情期間的運量,實在是沉重的負擔,「希望外界再給我們一些時間,待營運更穩定時會再滾動討論。」

議員郭建盟表示,高市捷運路網已進入四線齊發階段,市長陳其邁也宣布要讓高雄大眾運輸更加綿密,大眾運輸最重要的就是安全,裝設監視器是成為安全城市的必要手段,高捷應與市府共商建置費用。議員童燕珍說,治安問題不容妥協,即使車廂上有通報鈕,但沒有監視器佐證,仍無法保障乘客安全,尤其受害者多為女性,如無監視器連成案都有問題,「不應以營運困難當成不裝監視器的說辭。」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從北捷殺人事件、台鐵刺警案等,凸顯搭乘大眾運輸仍有安全風險,如在各條件允許下因在車廂內全面加裝監視器。但各縣市大眾運輸經營狀況不同,尤其遇疫情運量慘跌,如因經費龐大無法支應,短期可先提高見警率,增加捷運警察進車廂巡邏的頻率。裝設監視器因從制度面做起,交通運具相關規則如明文規定未來車廂內一定要裝設監視器,才能做到全面普及。

高雄捷運警察除建議高捷在車廂全面裝設監視器之外,也派員加強車廂內的巡邏。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捷運警察除建議高捷在車廂全面裝設監視器之外,也派員加強車廂內的巡邏。記者石秀華/翻攝
根據捷警統計,今年1至6月處理18件刑案中,妨害祕密罪占5件,都為女性在站內搭乘手扶梯時遭偷拍。記者林巧璉/攝影
根據捷警統計,今年1至6月處理18件刑案中,妨害祕密罪占5件,都為女性在站內搭乘手扶梯時遭偷拍。記者林巧璉/攝影
高雄捷運警察加強巡邏捷運列車,防止跟騷法案件發生。記者石秀華/翻攝
高雄捷運警察加強巡邏捷運列車,防止跟騷法案件發生。記者石秀華/翻攝

監視器 車廂 高捷

相關新聞

小三通7日起「常態化」 金門縣府:爭取滾動擴班

陸委會今天傍晚發布新聞稿宣布,小三通春節專案在2月6日到期後,從2月7日起,小三通專案常態化繼續實施,對此,金門縣長陳福...

「光舞蓮潭」測試畫面絕美 為高雄燈節開了好起頭

高雄燈會首度移師蓮池潭,高市觀光局在小年夜測試「光舞蓮潭」水上燈光,光雕雷射串連龍虎塔、春秋閣五里亭及玄天上帝神像,展現...

不惜被罵「背骨」 曾俊傑現身綠黨團會議:城市進步需要不分黨派合作

高雄市議會明天改選正副龍頭,綠營由市長陳其邁操盤誓言要「光復議會」,推資深議員康裕成搭配今天剛退出國民黨的曾俊傑出擊,綠...

高雄左營538戶停電範圍曝光 台電急派員查修

高雄市左營區大順一路、自由二路等路段,今天下午5時33分共538戶停電,台電派員查修中,原因待查明

種樹百里國賠求償起跑 網路通報致災案達百件

屏鵝公路種樹百里工程引發民怨,歷經四個多月趕工已近收尾階段,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一周前主動說明國賠求償申請程序...

迎接金門大橋通車 2023金門馬拉松賽道更新

金門縣政府今天宣布,2023金門馬拉松2月11日、12日登場,配合金門大橋通車,賽道重新規劃,將引領跑友穿過大橋,從金門...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