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象徵性動土? 橋科園區不見開發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聯外道路去年底動工,園區開發卻靜悄悄,議員擔心只是象徵性動土不動工,喊得震天價響的電動車產業能否帶動高雄發展?市府經發局表示,園區公共工程與廠商建廠預計今年9月同步施工;電動車的電池、車體製造及系統研發準備設在橋科,ESS儲能系統預計落腳和發產業園區,產業鏈均落地高雄。
橋科262占地公頃、產業用地高達164公頃,去年底蔡英文總統主持聯外道路動土,有20家半導體、電動車廠商表達進駐意願。但議員李雅芬、方信淵發現橋科動土已一段時日,園區卻不見開發,會不會只是象徵性動土?目前仁武產業園區土地供不應求,橋科可能有類似情況,應開始準備第二園區,發揮群聚效應,並應重視中崎有機農業專區農民的安置問題,不能只顧慮科技廠商需求。
據南科管理局統計,鈦昇、智威、強茂、采威、富騰、華騰、新特系統7家廠商投資申請審查已通過,總投資金額54.703億。經發局長廖泰翔說,依目標,今年9月會讓公共工程與廠商建廠會同步施工,其中一區則先建廠;有機農業專區新址預定年底備好,已召開3次座談會,聆聽農民心聲。
議員黃香菽質疑,行政院擬定2030年客運車全面電動化目標,鴻海陸續交車高雄市與台北市,高雄能否打造電動車產業一條龍服務?廖泰翔回應,電動車的電池、車體製造組裝及系統研發均在橋科,未來會與交通局發展智慧城市平台對接;此次303大停電凸顯儲能重要性,ESS儲能系統預計設在和發產業園區,打造為儲能產業示範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