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在高雄 從時光之門看見光榮歷史

高雄市政府正如火如荼籌辦2022台灣燈會,燈會作品「I_光榮碼頭」搶先曝光,它佇立在光榮碼頭,微開門扉有如時空裂縫,拉開這個碼頭、這片海、這座城的百年過往。
副市長史哲說,光榮碼頭在清代及日治時期為漁港,二戰之後日本遷僑、運送服役官兵及軍事物資前往金門、馬祖前線,都是從此處出港,2005年陳其邁市長擔任代理市長期間,推倒隔閡城市與海洋的圍牆,讓11至15號碼頭第一次有了名字,真愛碼頭、光榮碼頭正式登場。
史哲表示,光榮碼頭是許多精采影視作品拍攝場域,是藍色公路啟航之地,如今搖身成為流行音樂創作基地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燈會作品「I_光榮碼頭」象徵今昔變遷,格外有意義,時代文化堆疊成歷史,藝術家以詩意的視覺語彙,連結這片土地與人民集體記憶,創作⼀扇點亮過去與現在的⾨,記錄下這段生活紋理及歷史脈絡,持續成為文化意識與價值基底,為城市轉型打造下一個百年發展基礎。
文化局長王文翠說,「I_光榮碼頭」設置地點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鯨魚堤岸,是藝術家何采柔首次在高雄的創作,結合影像的裝置創作,作品外型如同英⽂⼤寫字⺟的「我」,從門縫中探去虛實呈現過往歷史與現時地貌,讓觀者有如進入時光隧道,聆聽過往重要港口基地的記憶,與現代城市景觀形成跨時空對話,夕陽西下是最佳觀賞時刻,可從不同面向、攝影距離與作品互動,留下各種風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