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更換27萬面 屏東33鄉鎮特色門牌掛上最後一塊
屏東縣政府3年前推動特色門牌,3年來,全縣33個鄉鎮市27萬餘面門牌,在今天屏東縣長潘孟安掛上縣府門牌後,完成最後一塊更換,象徵33鄉鎮市全壘打,全縣特色門牌更換完成。
潘孟安在掛牌典禮中表示,過去的藍白小門牌沒特色更不明顯,屏東推動城市美學,透過田野調查訪談鄉親耆老、鄉鎮公所、代表和社區團體等,與設計師共同整合意見、多次討論設計,依照各鄉鎮特色打造門牌。
潘孟安表示,屏東美學結合家家戶戶的門面,從山到海,從城市到部落到漁村,連離島小琉球都看得見;也從細節做起,更能讓郵差、快遞找路更方便,鄉親開門就能見到屏東城市美學,從住家到重大建設,讓屏東品牌繼續蛻變。
縣府民政處表示,特色門牌都以鄉鎮市特色為形象代表,如佳冬鄉的特色門牌以茄苳樹為代表形象,當初設計師在構思時,因為有太多特色農產品,遲遲無法決定,後來想到在以前佳冬也被稱為茄苳,還有1棵從日據時代就存在的百年茄苳樹,決定以茄苳樹為象徵。
民政處指出,崁頂鄉的特色門牌形象是苦瓜,因為苦瓜在崁頂的種植面積最大,一開始甚至有民眾到戶政事務所抗議,拒絕用苦瓜為代表,後來經過協調,門牌一出獲得廣大回響。
民政處表示,屏東特色門牌從2017年首創全彩印製,在琉球鄉、泰武鄉及牡丹鄉試辦,後續30個鄉鎮市更加速在2年內更換27萬6105面特色門牌,屏東市因為村里合併調整,因此趕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