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檳榔廢園改種春天百香果 屏東廣益籲網購支持

隨著檳榔價格低落,屏東縣萬巒鄉硫黃村9年前響應檳榔廢園運動,老農與返鄉青農組成的廣益青果生產合作社,切入3至6月春季早收百香果商機,主打「春天百香果,只有屏東有」,栽植技術不斷精進,不僅外觀比一般百香果大,果肉也多出一倍;疫情期間實體通路受阻,為幫助更多從檳榔轉作百香果的農民,廣益合作社強化網路宣傳和預購,讓消費者享受平價的春天百香果的美味。
百香果的產區主要在中部,採收期為7月至隔年1月,春天百香果稀少珍貴,屏東縣萬巒鄉依傍大武山,冬日陽光和煦,溪流清澈豐沛,在農試所建議下,切入3月至6月春季早收百香果商機,2012年成立廣義合作社,第一年百香果收成不多,但外觀大且果肉多,市場反映佳,幸好有農政單位輔導,農民努力投入心力並解決病蟲害問題,發展科學日照與網室栽種等技術,讓萬巒鄉百香果產期在每年3月就能上市,成為全台最早販售百香果的地區之一。
廣益青果生產合作社說,為避免成熟的百香果直接掉落地上,造成受到撞擊後果肉分離,導致果肉酸化,因此搭設「吊床」,讓百香果自然掉落於吊網裡,維持百香果的香甜;為嚴管品質,合作社輔導農民採用網室栽種與科學日照管理,前者可有效減少果實蠅等蟲害,大幅減少農藥使用,夜間燈照技術,可調節百香果生長,讓果實碩大多汁。
早期客家六堆各擁武力,當時萬巒全鄉製造砲火的硫磺均藏於硫黃村內,正是現今廣益合作社所在地,已有九成、近百位農民投入,農民決議,為建立市場差異性與品牌識別度,百香果品種選用有如紫水晶般亮麗的「台農一號」,而出品的百香果,就稱為「硫黃百香果」,縣府也協助打入外銷市場。
萬巒鄉硫黃村百香果農每年10月下旬開始定植,每日至少百次的起立蹲下,才能完成定植作業;去年新冠疫情升溫後,實體通路受到影響,廣益合作社在臉書呼籲消費者上網預購,透過網購幫助從檳榔轉作百香果的合作社的近百農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