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狩獵文化山林保育 架設人工巢箱吸引飛鼠重返山林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是全國最早以鄉為單位立案的狩獵自主管理組織,會員有316人,協會與林務局屏東林管處合作,在屏科大森林系老師吳幸如團隊輔導,守護山林野生動物資源,也針對獵人傳統狩獵區域路線資源盤點,動植物監測,架設人工巢箱與水盆,吸引飛鼠重返山林,成果展即日起在屏東縣潮州鎮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展出,認識原民狩獵文化與山林守護。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理事長羅名宏說,協會與屏東林管處辦理野生動物棲地營造計畫,今年邁入第3年,將來義鄉內五條巡守路線,設置17個巢箱、10個水盆,成功吸引稀少的飛鼠重返山林,也振奮參與巡守的族人們,讓生態科學研究配合原民傳統自然管理知識,達到永續山林。
羅名宏說,今年從5條巡守路線中,選定其中兩條作為巡守基地,在屏科大輔導團隊,開設訓練課程,培養年輕一代獵人應有的保育觀念,了解傳統狩獵文化與保育不是衝突的。
羅名宏說,排灣族是階級有順序、倫理,相互尊敬的民族,每個部落都有獨特的狩獵組織,傳統狩獵文化,獵人勇士也是山林的守護者,加入協會部落夥伴遵守制定的狩獵公約。獵人勇士過去是部落安全與文化守護者,現在成為兼具山林巡守者與傳統祭祀獵物分享的多元角色。
屏東林管處指出,此次成果展,將巡守員在山林中簡易工寮與基本裝備真實呈現,吸引野生動物重返山林的巢箱與水盆野展示其中,讓人有如身歷其境。展出到明年2月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