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水稻收入保險取代現金救助 高雄農民憂災損無補助可領

農委會近日宣布明年取消「稻作直接給付」、「水稻災害現金救助」,改以「收入保險」取代,日後遇災損不直接發放現金救助,引發農民恐慌。高雄市議員林富寶指出,憂心日後高雄147等推廣有成的良質米失去誘因,農民改種產量高、栽種門檻低的稻米品種,災損更無補助可領。農業局長張清榮指出,農業局下周會與產區農會商議討論,並蒐集農民看法,並會向農糧署反映問題。
台灣公糧年年增加,農委會每年要花百億收購公糧。2018年起,稻作直接給付上路,鼓勵農民自己賣稻不要繳交公糧,這樣一期稻作每公頃1萬3500元、二期作1萬元補助金,契作稻作更多3千元補助。明年起,水稻災害現金救助改為水稻收入保險基本型,所有農民強制納保;稻作直接給付改納入水稻收入保險加強型,不繳公糧的農民可自由加保。
高市議會今日總質詢,林富寶指出,接獲農民反映,新制度上路後,擔心天然災害領不到現金,保險看得到領不到,另方面以高雄147良質米來說,不好種、產量又比較低,農民在農委會稻作給付補助及農會運輸等優惠政策下種植,以後一年至少少掉1萬3500元,農民恐怕放棄良質米,改種產量高的稻米品種,公糧繳交量也會上升。
農業局長張清榮指出,雖然取消稻作直接給付,稻穀保價制度不變,基本型保險是今年收入低於前5年的平均八成可獲得每公頃1萬8千元補助,農民可以免費加入,加長型保險由中央出50%、市府出20%,新政策是要把所有稻農全納入保險。
農糧署南區分署分署長羅正忠說,推動保險的用意是因應氣候變遷劇烈,作物病蟲害愈來愈嚴重,也希望透過保險來保障農民收入,至於是否增加公糧收購量,另搭配四選三及大區輪作制度等政策搭配執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