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農業再利用 番茄、南瓜副產品加值應用雞飼料

推動循環農業再利用的理念基礎下,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與屏科大動物科學與畜產系教授夏良宙團隊合作,將採種後剩餘的番茄、南瓜,兩項副產物及格外品收集後打碎並乾燥後粉碎,以不同比例混合添加到飼料中餵養蛋雞,發現蛋雞產蛋率不受影響,吃了加入蕃茄飼料的雞,蛋黃顏色變深,吃了加入南瓜飼料的雞,蛋殼厚度增加。未來將成果推廣到高屏地區家禽飼養農戶。
全台南瓜種植面積約5000公頃、番茄約有4000公頃,面對番茄、南瓜採種後剩餘副產物與格外品,大多就地掩埋,現階段農業政策以循環、環保為主,不鼓勵就地掩埋,若送去去化,每公頃成本好幾萬元,如何將剩餘副產品與格外品加值化,且與農民去化成本相當,又能達到循環再利用效果。
種苗改良繁殖場與屏科大夏良宙老師團隊合作,夏良宙說,將以前不看好番茄、南瓜,找到價值,查找資料發現,兩者有很好的營養成分,番茄與南瓜的副產物富含茄紅素、類胡蘿蔔等營養元素,將之乾燥後用來添加雞飼料,發現對蛋雞飼養增加產蛋品質與蛋黃顏色提升效益。
研究方式,採用同周齡的海蘭品系白色蛋殼的蛋雞,依體重逢機分配到各處理組,在雞飼料分別添加不同比例的番茄粉、南瓜粉,試驗為期半年,每天記錄攝食量、產蛋率、蛋殼品質測定、蛋黃顏色與高度等。研究發現,雞飼料中添加1%以上的番茄粉飼料,可以使蛋黃顏色變深,消費者較喜歡。南瓜粉添加5%蛋殼強度較厚,蛋殼厚度不易破損。
夏良宙說,善用副產品與格外品收集,像是早餐店製作漢堡會加番茄片,番茄不是整顆都會用到,去頭去尾,累積下來番茄量就很可觀,若能全部集中,善加利用,創造應用價值。
「番茄及南瓜副產物加值應用家禽飼料技術開發」研究也指出,此技術推廣效益初期以減少農業廢棄物3到5%,減廢效益約10噸以上,未來推廣應用到高屏地區家禽飼養農戶,成立循環農業示範中心,妥處農業生產剩餘副產物,提升產業競爭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