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屏縣府輔導養豬產業轉型

防範非洲豬瘟,中央規範9月到9月30日起禁用廚餘,今起10月1日200頭以上養豬場可恢復使用,但廚餘要落實蒸煮。屏東縣府農業處指出,縣內養豬場有1507場,居全國之冠,199頭以下養豬有540場,其中14場9月1日前使用廚餘餵養豬,環保局今這14場稽查,提醒養豬業者禁用廚餘,將輔導轉型或退場,降低養豬產業非洲豬瘟入侵風險。
屏東縣萬丹鄉飼養黑豬的施姓豬農說,飼養黑豬180多頭,現在不能用廚餘,用飼料成本大增,希望政府能多協助,他們也著手申請養豬場轉型。
屏東縣環保局長顏幸苑說,中央規定兩百頭以下養豬場禁止餵養廚餘,屏東縣有14場。兩百頭以上餵養廚餘,要確認有無落實蒸煮廚餘一小時溫度98度以上,兩部分今天全面稽查;屏東縣過去廚餘養豬270頓,主要以高雄、台南載運為主,屏東縣自產廚餘40公噸,9月時堆肥、焚化處理。
縣府農業處指出,小型養豬場設置廚餘蒸煮設備有實質困難,飼養過程傳播疫病風險相對高,10月1日起縣內登記飼養規模199(含)頭以下的養豬場,禁止廚餘、動物性廢渣、畜禽屠宰下腳料進入場內及餵飼;飼養200頭以上並取得再利用檢核養豬場,仍可利用事業廢棄物申報及管理資訊系統申請程序繼續辦理廚餘養豬。
農業處指出,持續輔導轉型或退場,請飼養戶務必在期限內,轉型場今年10月31日前;退場的養豬場在2022年1月31日前,向牧場所在地鄉鎮市公所申請轉用飼料或辦理退場。
農業處說,屏東縣養豬場數共計1507場,居全國之冠,其中向環境保護局取得再利用登記檢核廚餘養豬戶有102場,其餘養豬場皆禁用廚餘;屏東是黑毛豬繁殖基地,黑毛豬飼養戶數約672場,豬隻飼養管理及畜舍建造都依飼養黑母豬繁殖黑仔豬作業模式規畫,此波輔導轉型使用飼料餵養豬隻下,原以廚餘飼養的本土黑毛豬場也因飼料成本提高因素造成影響。
農業處提醒,禁止廚餘養豬期間,若搬運廚餘至養豬場經查獲,將依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28條裁處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與飼料管理法第29條裁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