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匠師培訓結業 縣長籲金門人的古厝自己修

金門擁有非常多傳統建築,但傳統匠師卻逐漸老化凋零,為保存傳統建築風貌暨維繫傳統建築修復技術,金門縣政府多年來培訓有志於傳統建築修復的年輕新血,今天下午「金門傳統匠師推廣教育班」辦結業式,金門縣長楊鎮浯也親自到場頒發證書,呼籲「金門人的古厝,金門人自己修」。
縣府於今日下午辦理「金門傳統匠師推廣教育班」結業式,由楊鎮浯主持,他也親自為29名結業學員逐一頒發證書,該培訓班為第一階段基礎課程,除於室內課程教授修復基本觀念外,也安排至古蹟及歷史建築修復工地參訪。
據了解,此次的實作課程將學員分發至縣內匠師包括王天木、王承啟、沈富春、陳榮文、吳有泰、李榮利及許嘉怡等匠師工地實習,由匠師指導學員實際操作灰壁抹灰、地坪舖設、打版、放樣、榫頭製作…等,強化學員泥作與木作技術。
楊鎮浯表示,金門有許多古厝基於居住需求,面臨改建或任其頹廢,導致傳統聚落的風貌逐漸隨時間消逝,寶貴的人文風采也難以永續保存,雖然縣府自民國90年起陸續投入新臺幣9億3千萬餘元,鼓勵民眾針對傳統建築物進行修復,並已經完成修復683棟傳統建築,但縣內卻面臨到傳統建築修復能量不足及傳承斷層之問題。
為解決傳統建築修復人員年齡老化之窘境、厚植傳統建築修復能量及累積專屬金門傳統建築修復技能,縣府自107年開始委託金門農工職校辦理「金門傳統匠師推廣教育班」培訓,3年來合計通過考核41名,目前已有多位學員投入傳統建築修復行列中。
「金門人的古厝,金門人自己修」楊鎮浯也特別呼籲,縣府今年度將同時進行第一與第二階段開班,在第二階段並將加開專業技術課程,如泥塑、剪黏、小木作、彩繪、工地管理及繪圖製作等課程,未來也規劃銜接文化部匠師培訓,進一步取得文化部傳統匠師資格,希望有興趣的鄉親能踴躍報名。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