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亮點!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審議過關 列全台第9座地質公園

高雄市自然地景審議會昨通過指定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面積達149.95公頃,範圍包含1處核心區及9處景觀區,有多樣的泥岩惡地、大部分類型的泥火山、曲流與切斷曲流地形、河階地形,不同岩性的特殊造型山體及典型的石灰岩崩塌、溶蝕和化學沈澱地景,足可代為台灣南部淺山丘陵地區地貎,後續預告1個月即可正式公告成為台灣第9座地質公園,進一步發展生態庫及導覽解說系統,成為高雄「特殊」亮點。
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由援剿人文協會、大崗山人文協會、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內東、內南、古亭、金山、鹿埔等社區發展協會及惡地農夫工作室9個團體共同提報,範圍多達10處,核心區為全國噴泥口最密集的烏山頂泥火山地景自然保留區,另納入雞冠山、大崗山、新太陽谷、月世界泥岩惡地、尪仔上天、月世界泥火山、小滾水、馬頭山及二仁溪曲流切斷與牛軛湖觀等9處景觀區。
主持審議會的副市長林欽榮表示,高雄淺山丘陵區地景多樣化,高雄泥岩惡地地質公園涵蓋的地景類型極為豐富,審議委員都感受到在地人民團體對成立地質公園的殷盼,也贊同人民參與保護的模式。盼地質公園成立後能深化社區培力、建立產官學民合作平台、地景點與生態資料庫建置、導覽解說系統、增進國內外交流,讓在地居民更有榮譽感。
高雄市農業局表示,這處地質公園足可代為台灣南部淺山丘陵地區的地景、自然史或地質地形發育史紀錄。當地尚有竹編、流竹、文武藝陣等文化及豐富的動植物生態。10個地質點都是國公有土地,團體提報後,依法取得土地所有權人同意,經現勘、列冊、公告等程序,提送審議通過。
催生地景公園的師大教授蘇淑娟欣慰地說,多年努力終於進入新里程碑,再來就要在地居民好好努力,展現出「惡地好人居」的氣魄,未來讓這處特殊的人文地景揚名國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