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奇幻旅程」長輩跳街舞展自信、她協助找失散家人

「擔任社工日子是場奇幻旅程!」屏東縣社會處長青科社工廖尉君,今年獲衛福部績優社工獎,她感動說,去年在關懷據點推動長輩跳街舞,讓長輩們找回自信,丟掉拐杖;今年獲南高屏社工資深敬業獎入圍的督導劉靖琪,從事社工20年,她不放棄任何小細節,曾協助一名身障阿嬤找回失散30多年家人,她相信「陪伴不放棄,堅信社會仍有善的一面」。
每年4月2日是社工日,29歲的廖尉君來自來義鄉古樓村排灣族,她笑說,小時候超叛逆,成績不佳,她平日負責社區關懷據點,她不斷創新,發想新方案,擾動社區,去年發想讓關懷據點長輩們跳街舞,長輩們從排斥到接受,如今有長輩丟掉柺杖,重新站起來,讓她超感動。
廖尉君說,去年舉辦銀閃閃青銀共舞後,一名社區長輩88歲的張阿嬤決定丟掉柺杖,膝蓋做小手術後,如今正常行走,練好身體,變得超有自信,臉上露出滿滿的笑容,「再辛苦都值得」。
去年獲得衛福部績優社工、今年入圍南高屏社工資深敬業獎的督導劉靖琪,她原本在少年法院擔任心理輔導員,後來進入屏東縣府社會處,從社會救助、身障,到社工科,她秉持著多一份細心與觀察,她曾協助身障阿嬤,幫阿嬤找到失散30多年的家人,如今她扮演督導角色,期勉社工,不要放棄任何可能改變機會,一定會看到社會善的一面。
社會處督導周祝滿,今年獲得衛福部資深敬業獎,從事社工20年,長期協助家暴、性侵害個案,陪伴個案,她觀察,早期申請保護令等於離婚這種錯誤觀念,如今已改變;社工鄞湘予入圍南高屏明日之星,屏科大社工系畢業,她從事社工不到兩年,負責脆弱家庭,每遇到個案都是挑戰,即使有時沮喪,她期勉「社工的存在可以帶給案家力量,終有一天會改變」。
屏東家扶中心資深社工師劉怡婷今年獲得衛福部表揚績優社工獎,她住在高雄,往返屏東來回車程60公里,12年來不間斷,穿梭鄉間從事兒少保護服務。劉怡婷笑說,社工「自肥」的工作,工作壓力、緊張、為個案焦慮,不知不覺身體吃進這些情緒,體重再也回不去了;但真正自肥的意思是,社工是助人的專業工作者,從受助者的回饋得到力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