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旱季森林火災頻傳 多屬人為肇禍

天乾物燥,星火可燎原,高雄旗山地區林地2月21日起連3天發生森林火警,燒毀近1公頃國有林地,光棚集山火災動用直升機投水滅火就花逾百萬元,受災林木及未來復育工程,損失更難估算。屏東林管處分析,祭祖掃墓、山林燒墾等,是釀成森林火災主因。
氣候乾旱,水資源彌足珍貴,林管處旗山事業區第12林班、旗山北勢段公私有林地等,近日連傳火警,熊熊大火吞滅育植多年的林地。
屏東林管處旗山工作站表示,21日晚間8點多失火的旗山事業區第12林班,多為闊葉林、草生地,因靠近海拔2264公尺棚集山岩石崩壁,滅火難度高,隔天緊急商請空勤總隊派直升機吊掛水袋灌灑,投水4次,至22日中午才撲滅,燒掉約0.3公頃林地。
接著22日旗山區北勢段公私有林地、溝坪段接管林地也發生森林火災,溝坪段接管林地撲滅後,擔憂竹叢因悶燒復燃,現場留2名人力徹夜監視,隔早繼續清理殘火,連3天動用逾百人搶救,疲於奔命。
屏東霧台深山2月1日也有一棵樹冒煙長達3天,因地處偏遠,消防人力要步行3至5天才能抵達火場,遂派直升機空中監測,相當耗費人力。台東縣1至2月雖無森林火災,雜草火警卻有18件,消防忙出勤人仰馬翻。
屏東林管處長楊瑞芬感嘆,森林火警看似沒什麼,卻讓很多野生動物失去家園,從頭復舊,要花很長時間。
屏東林管處長期研究發現,高屏山區乾濕季鮮明,冬末春初常因雨量稀少,森林環境乾燥,稍有一點星火就容易引發森林火災。台灣森林火災有大部分成因是人為肇禍,109年3至5月國有林19起森林火災中,有18起是發生在國人活動頻繁的淺山區。近10年來,森林火災原因包括祭祖掃墓、引火整地、炊煮取暖、狩獵、焚燒垃圾等,以3月發生森林火災頻度最高。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