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勸離為主…無人機開罰 高屏東掛零

遙控無人機管理規則去年3月上路,採實名制登錄,個人持有250公克以上機型需註冊,且要在縣市政府公告範圍內飛行,違者可罰。高雄交通局陸續接獲民眾檢舉疑似在禁航區飛行情事,但鞭長莫及,通常趕到時,行為已消失,取締開罰不易。警方獲報也會第一時間到場釐清,若違規情節不嚴重多數會勸離,高雄、屏東、台東尚未有違規開罰案。
高雄市交通局運輸規畫科長許乃文說,無人機未註冊或在禁飛區域飛行,可罰3萬至15萬。個人使用未達2公斤機型免操作證,若是2公斤至15公斤機型,要有普通操作證,15公斤以上要有專業基本級操作證,未領有操作證可罰6至30萬,並得沒入遙控無人機。
雖然有罰則,但管理規則上路近1年來,高雄、屏東及台東未有開罰案例。許乃文說,登錄系統設在民航局,管理授權地方交給交通觀光或都發部門執行,高雄、屏東、台東等多數縣市採負面表列,公告禁止區域外,其他區域均可活動。若飛航行經國道、軌道、鐵道,不論機型一定要申請。
為何開罰取締不易?許乃文觀察,多數玩家算自律,近1年陸續接獲民眾檢舉疑在禁航區飛行等違規情事,警方到場若發現情節不嚴重,會予以勸離。取締另一個挑戰是,幅員大鞭長莫及,執行公務人員趕到時,行為、證據消失,不易成案。
屏東縣交旅處長黃國維說,常見違規情況是未事先申請就逕自飛行,民眾舉發通常具即時性,但屏東幅員遼闊,人力不足,趕到現場時,違規行為通常已消失,便以勸導為主。台東縣交通及觀光發展處表示,台東無人機玩家與工作者約2千名,縣府接獲違規情事以勸導優先,每月平均受理2件。
另一現象是,有民眾會檢舉放臉書的空拍影片,對方常聲稱,是去年3月管理規則上路前拍攝,規避受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