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珊瑚礁復育奇兵 培育桶成本低適用種類繁多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研發戶外「珊瑚培育桶」進行珊瑚礁復育,不僅成本大幅降低復育成本,可適用的種類也繁多,今年更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證書,為復育立下大功。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今天指出,澎湖的珊瑚礁群先前因長年遭滾輪式拖網破壞與毒電炸魚等狀況,被破壞殆盡,導致漁業資源枯竭。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自民國107年起進行多物種珊瑚培育研究,並選定馬公鎖港杭灣、烏崁、風櫃等海域進行珊瑚礁植栽復育,其中鎖港杭灣目前成為首座珊瑚海洋花園,海底生態旅遊最佳場域。
水產種苗繁殖場技士柯志鴻指出,澎湖早期以生態養殖法來復育褐色軸孔珊瑚,但有受水質、光照影響及清理環境費時等不利因素,研發戶外「珊瑚培育桶」後,問題終獲得改善。
柯志鴻表示,「珊瑚培育桶」類似陸上的珊瑚農場,每座約1噸重,配置有養槽、槽體、濾槽、排水位、溢位孔與打氣設備等,可培育200株珊瑚礁苗,每桶造價約在新台幣1萬元上下,可大幅降低育苗成本達50%以上,可適用的種類也繁多。
柯志鴻說,除培育軸孔珊瑚礁,紫色珊瑚、綠色桌形軸孔珊瑚、紅色鹿角珊瑚等物種與馬糞海膽、硨磲貝及馬蹄鐘螺等幼苗都可適用,對於穩定珊瑚礁生態系具有相當成效。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研發「珊瑚培育桶」獲得專利權,期限至西元2030年6月18日止,主責的柯志鴻也榮獲全國傑出公務人員殊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