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花系列作品 陳耀昌以恆春半島原住民補足台灣史

屏東縣政府今天上午在屏東青年學院辦理2020全國古蹟日活動,以「歷史的現在進行式」為主軸,邀請從醫學跨足史學的醫師陳耀昌以在地歷史思維,搭配他曾在2016年所寫的歷史小說《傀儡花》進行演講。
過去,醫師陳耀昌因為一座位於恆春半島的八寶公主(又稱:荷蘭公主廟)的歷史故事,而踏上台灣史研究,還曾根據荷蘭官方資料,推翻荷蘭公主曾經到台一說,並推論該名被視為荷蘭公主女子,很可能是羅妹號的船長夫人。因此,陳從公主廟,進而朝1867年羅妹號事件開始擴大研究。
陳耀昌於2012完成第一本小說《福爾摩沙三族記》,就入圍台灣文學獎,以及2013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時隔4年,又在2016年出版《傀儡花》並榮獲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隨後又在2017年《獅頭花》以及2019年《苦楝花Bangas》,完成花系列三部曲。
陳耀昌的花系列著作,皆圍繞在恆春半島,並嘗試以原住民的立場,來建構台灣史,又分別以原住民,羅妹號事件「抗美」、牡丹社事件「抗日」,以及獅頭社事件「抗清」來補足台灣歷史上所缺乏的原住民觀點。
陳耀昌認為,1867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恆春半島遇難時,遭當地原住民「出草」殺害,進而導致美國出兵台灣。事件中,替台灣歷史開創三個「第一」,分別為美國在亞洲第一次用兵;第一位美國軍官在亞洲陣亡,以及台灣第一份國際條約。
對此,長期書寫多族群史觀陳耀昌表示,1867年是台灣史相當關鍵的一年,同時也是繼17世紀荷蘭來台後,台灣史上「第二度國際化」,但台灣教科書卻從未提及。不過對於台灣國際性合約,則有其他史學家認為,是1661年鄭成功擊敗在台荷蘭人所簽訂的和平條約。
本次2020全國古蹟日活動也搭配「南國漫讀節」,醫師陳耀昌也分別在昨天與今天擔任不同講座的主講人,而今天主講的議題,同時也呼應「南國漫讀節」首日,屏東縣長潘孟安所說的屏東像台灣社會的縮影,在大航海時代扮演重要地位,也是台灣國際涉外事物的重要基地,從高山到海邊,遍佈各種文化。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