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眷村創意市集眷戀好時光 《我村》記錄欣欣市場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以全國唯一的圓形眷村市場「岡山欣欣市場」為主題,編撰眷村文化刊物《我村》第三期,今天在岡山區樂群路3號前廣場舉辦發刊會,並與在地青年團體「ㄍㄤㄍㄤ好 野餐趣」合辦「眷戀好時光」我村市集,透過轉譯眷村文化,連結眷村與市集活力,民眾一邊玩、一邊回味舊時光。
《我村》第三期特約作者古雯,與民眾分享在欣欣市場採訪時的所見所聞,及記述這些故事的心路歷程。岡山三寶之一的豆瓣醬老品牌明德豆瓣醬總經理劉宇邦,娓娓道來「空軍士官劉明德」成就豆瓣醬王國的傳奇故事,還公開劉明德爺爺的豆瓣醬配方,帶領民眾親手創造屬於自己的豆瓣醬。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張允慧表示,協會長期關注岡山和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與再生,並以田野調查、口述訪談眷村文史進行編撰,2018年以岡山樂群村為特輯,發行第一本全國性眷村文化刊物《我村》創刊號,去年第二期是與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合作發行,融合由南至北各大眷村議題,今年則以岡山欣欣市場為特輯發行第三期。
岡山區欣欣市場從1940年代起由攤商聚集而成,獨一無二以木桁架所搭設的圓形眷村市場,營運近80年蘊藏了無數特色美食與生命故事,是許多民眾難忘的美好記憶。去年因87期市政規畫,原市場圓形建築必須拆除,欣欣市場也遷移至國軒路與介壽南路。
高雄市岡山眷村文化協會總幹事莊盛晃表示,眷村文化是台灣大量移民所形成的獨特文化,從語言不通到族群共融這期間有許多故事,而欣欣市場正是族群文化融合發生的現場。為紀念與紀錄這獨特的眷村歷史場域,協會決定《我村》第三期為欣欣市場製作特輯,將原欣欣市場內的建築、光景、美食、人物,以圖文記錄下來。
協會為推廣眷村文化,廣邀各式優質商家一起來擺攤,透過創意將眷村文化轉譯成當日限定的眷村味商品。攤商「停‧好食」推出眷村味麻醬涼麵,「孫叔叔的山東餅」的牛肉餡餅及豬肉餡餅,「松鼠與魚」的豆瓣醬瑪德蓮,「明德老醬鋪」的獨門豆瓣醬料理,黃埔新村以住代護新眷戶「SOHO工房眷村文創」的三軍主題毛巾,老童玩彈珠,眷村窗花手工饅頭等。還有欣欣市場美食,巷子深四川麵館的辣椒肉絲、馮家市場麵的小籠包、楊家炒米粉、欣欣鴨肉羹、郭家滷味等,都是記憶中的美好滋味。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