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看問題/綠能不是尚方寶劍 縣府不能鴕鳥

綠能是21世紀重要能源之一,但不能無敵到踩踏環境前進,一棵樹長成至少需20年,砍樹種電易引「削足適履」疑慮,屏東縣政府雖稱尚未收到台糖申請案,但至少該拿出態度,為平地森林說話,不能有鴕鳥心態。
屏東縣沿山公路北自高樹、南至枋寮,全長68.8公里,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擔任屏東縣長時開闢,前縣長曹啟鴻力推在沿線利用台糖土地造林,如今林相蓊鬱,沿山公路成為大武山腳下最美的一條路,屏東縣長潘孟安上任後,也將發展沿山公路觀光列入重要政策。
台糖的「農電共生」計畫宣稱是利用林相不佳的農地,結合農業和綠能設施,但如何界定「林相不佳」?把關門檻為何?卻無明確說明,地方一聽到200公頃樹林將不保,自然無法接受。
民眾支持有計畫、兼顧生態的綠能,但台糖的「農電共生」計畫粗糙,難以說服地方,綠能不是「尚方寶劍」,若以為祭出綠能大旗就要地方全盤埋單,未免太過天真。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