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紅花種綠葉 農家夫妻盡孝顧健康 開心「賺很大」
台灣的花卉產業,由花農努力打出一片天,在競爭激烈的花卉市場上,多數種植高經濟價值的蘭花、菊花、玫瑰等主流花卉,屏東縣枋寮鄉62歲花農蔡玉生卻選擇冷門、低價的花材茉莉葉,夫妻倆一種20年;為何偏愛扮演綠葉角色的花材,他笑說,外人看似收入遠不如主流花卉,但能陪伴雙親、勞動保持身體健康、看著如子女般的苿莉葉一天天長大,心情愉悅,其實「賺很大」。
住屏東縣枋寮鄉仁和村的蔡玉生出身農家,長輩認為務農沒前途,他和多數枋寮青年一樣,退伍後就到都會打拚,做過很多工作,對花卉有興趣的他,上班一段時間試著轉換跑道,父親將家中的蓮霧園騰出1分多地讓他「玩」蝴蝶蘭。
正要起步時蔡玉生,卻遇到台糖以國營企業轉型之姿,挾帶龐大技術、資本,投入蘭花產業,小農根本無法招架,又改種黃椰子等花卉材料,為能開拓市場,他曾到高雄開花店,希望能自產自銷,又因人力不足,關店回到老本行。
蔡玉生的母親20年前生了一場病,從枋寮搭車到高雄長庚醫院就診,父親打電話請人在鳳山的他就近趕往,他趕到醫院見到憔悴的母親,滿心不捨,決定返鄉務農陪伴雙親。
他說,父親是傳統的蓮霧農,還是決定投入自己熟悉的花卉產業,之所以捨枋寮農民常種的蓮霧及芒果,選擇種冷門的茉莉葉,因評估沒有人手和資金,投入主流花卉必敗,何不選擇適合最屏東氣候的茉莉葉,舞台雖小,他夫妻倆與世無爭,可以盡情發揮。
茉莉葉是非市場主流花卉,但綠葉花材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有其一定的市場;蔡玉生笑說,20年前種花材的人少之又少,有人以為他在種菜,目前面積約6分多地,夫妻倆管理剛剛好,照顧不會太費工,一年四季都能採收。
蔡玉生表示,茉莉葉夏天量較大,每天平均可採上千枝,送台北花卉市場拍賣或直銷到花店,價格隨著市場起伏,每枝2至4元不等,收入不比主流花卉,但對物質慾望不高的他們,已綽綽有餘,收入平穩、身體健康、怡然自得又能陪伴雙親,其實「賺很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