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iPhone無法安裝App原因「藏一警訊」!Apple官網教5招解決

學界AI人才大流失 美博士生進企業年薪是指導教授5倍

防學校門口車禍 台南市6校上下學時段封路30分鐘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三峽發生老翁駕車衝撞,造成自己與學生家長共4死12傷慘劇。台南教育局自五月底起執行部分學校上下學封路措施,今天市長黃偉哲到後甲國中勘查,強調市府將持續推動交通管制與設施優化,打造更安心的上學環境。

6家已封路的學校如下: 和順國小、海東國小、安慶國小、後甲國中、大港國小與億載國小(封建平七街)。另有他校採行調節措施 ,紅瓦厝和東區大同國小封校園「得來速」車道;而進學國小、南大附小規畫避車彎。

黃偉哲指出,因應三峽地區嚴重車禍事件,台南市已有6學校於上下學時段實施道路封閉,家長須在封閉區域外接送子女,有效降低學生與車輛交錯風險。以後甲國中為例,校方自4月起於東平路校門口實施交通管制,上、放學時段各管制30分鐘,並於路口設置行人專用時相,進一步確保學生通行安全。

後甲國中校長陳瑞榮表示,該校學生人數眾多,尖峰時段家長接送情形熱絡,過去因騎樓狹小不平,學生常需走上車道與車輛爭道。實施交通管制後,學生通行環境大幅改善,行人與車輛動線分離,安全性顯著提升。此外,校方也申請調整林森路校門口停車格,放學時段禁止停車,以作為家長接送區,進一步優化整體接送動線。

市府也表示,自108年以來,台南市已爭取88校通學步道經費逾10億元,改善次數達634校次。教育局長鄭新輝補充,市府每年調查各校交通需求,近期更依據「學生通學安全守護專案」盤點待改善項目,將由交通安全會報進行會勘並納入改善計畫,全面守護學童上學安全。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台南市後甲國中實施上、下學管制交通30分鐘,保護學生安全'市長黃偉哲上午冒雨前往視察。圖/台南市政府提供

交通管制 台南 教育局

延伸閱讀

黃偉哲參觀亞太農業技術展 盼吸引更多農業科技活動

喊話立法院支持中央追加預算 黃偉哲:對藍綠縣市都好

8年後再度稱霸全國 南市南光中學勇奪全國大隊接力冠軍

北海道YOSAKOI索朗祭滿滿台南味 黃偉哲登前導車宣傳府城魅力

相關新聞

淹怕了!台南補助裝設防水閘門申請踴躍 預算已用光?市府說明

去年凱米颱風重創台南大新營地區,造成嚴重淹水,市府今年針對災區推出防水閘門補助專案,編列350萬元經費,但補助開跑至今已...

台南新路命名有「青森」「弘前」挨批「輕生黃泉」不吉

台南市府斥資10億開發南區喜樹灣裡重劃區,4條新路以日本與澳洲姊妹市為名,包括「青森」、「弘前」、「那珂」、「黃金海岸」...

南科周邊公車不足成交通孤島 市府:年底啟動小黃公車

因應南科持續擴張,台南市善化、安定地區人口激增,交通需求隨之暴增,台南市副議長林志展今天上午在市議會質詢指出,當地通勤與...

丹娜絲暴雨3千觀眾仍爆滿!台塑邀明華園演活了「八仙傳奇」

台塑推廣台灣優質文化,每年邀請國際級的明華園總團下鄉雲林演出,今年選擇在國內張李莫千歲祖廟的台西鄉五條港安西府廟埕演出,...

【重磅快評】關廟看板7天說不清楚 林俊憲坑殺王定宇?

2026台南市長的綠營內戰早已開打,綠委林俊憲、陳亭妃掛出看板超過700面,成了台南「三板(棺材板、光電板及選舉看板)」...

老招牌小吃「歪仔伯」麵攤熄燈 九華山地藏庵周邊半年內連2店歇業

嘉義市九華山地藏庵周邊小吃店自助餐林立,原空軍眷村市場阿桃陽春麵店開店40多年,是知名庶民銅板美食,去年底店家因房東不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