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零負評男神」林柏宏遭爆罵欠債父流浪狗 叔伯控訴:忘恩負義

空軍司令親駕Su-30MKM秀特技 重溫大馬航展LIMA25看點

推門碰撞起口角!高市小港某高中驚傳霸凌 學生互毆打到腦震盪3人送醫

嘉市雙園步行串連等工程獲中央支持 內政委員會考察獲逾億元補助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針對雙園(友忠公園、番仔溝公園)步行串連計畫,以及新民路、友忠路道路及人行道改善工程,和電器設備地下化進度,爭取中央預算,合計獲1億5千萬元挹注。

內政委員會考察首站到友忠公園及番仔溝公園,市府提案將2座公園打造為雙園樂齡新門戶,結合中央排水兩側人行綠化,串連起步行的綠廊道,2座公園及周邊景觀合計約4.336公頃,中央補助工程規畫費267萬,後續工程費約為7千4百萬元。

下午考察新民路、友忠路道路及人行道改善工程,王美惠說,新民路長期存在人行道不便、排水系統不佳、電箱設施壓縮人行道等問題;友忠路臨地高低差,無停車空間,鋪面破損,2項工程都規畫人行道無障礙設施、停車空間規畫,共桿及號誌路燈工程,其中新民路工程經費為4千4百萬元,友忠路經費為4千9百萬元。

董建宏說,會勘建設中央全力支持,加快審核流程,協助解決城市綠化、人行道、排水及道路型態調整等問題。吳欣修指出,友忠路車流量較低,建議重新思考道路定位,朝景觀型道路規畫設計;雙園與中央排水系統建設,可納入節流與淨化工程,提升中排水質清澈度。

針對嘉市多項電線地下化工程,台電配電處長黃銘宏表示,行人安全是最重要考量,將全力配合嘉市人行道建設進度,將電器設備地下化。

王美惠強調,嘉市基礎建設攸關市民生活品質與城市永續發展,邀集中央部會實地了解嘉市建設需求,中央地方合作快速推動建設,讓市民更有感,生活更便利。她會持續爭取資源讓建設持續前進。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立委王美惠今天率內政委員會考察嘉義市建設,邀集內政部次長董建宏、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嘉市府及台電公司等會勘。 圖/王美惠服務處提供

考察 王美惠 人行道

延伸閱讀

嘉義市汙水建設邁入嶄新階段 劉厝地區工程第2期計畫首標動土

嘉義污水建設再進化 劉厝動土接管中央出資9成

人行道殺手...8千電桿占人行道 蔣萬安盤點要求移除計畫

王育敏左右手法官准押 陳冠廷等告訴人律師:勿枉勿縱追查真相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南科周邊公車不足成交通孤島 市府:年底啟動小黃公車

因應南科持續擴張,台南市善化、安定地區人口激增,交通需求隨之暴增,台南市副議長林志展今天上午在市議會質詢指出,當地通勤與...

台南垃圾去化遇困境 環保局:新焚化爐今年預計可完工

台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不僅曾文、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城西、歸仁更衍生一座座垃圾山,這些...

雲林縣府官網導入AI軟體翻譯 張麗善日文竟變「張立山」

雲林縣府官網今年六月導入AI智慧軟體翻譯,提供包括英文、日語、韓語、印尼語、越南語等11種語言版本,但有民眾發現部分內容...

「市長陪你拍」黃偉哲慘摔四腳朝天 自嘲:太重了!

畢業季來臨,台南近期舉辦市長獎頒獎典禮,而畢業生最期待的就是「市長陪你拍」,不過,昨過程中發生小插曲,市長黃偉哲應學生要...

影/台南安平德記洋行變「塗鴉洋行」?古蹟白牆竟現印章牆

台南市定古蹟、觀光景點德記洋行歷時1年修繕換展,今年以嶄新面貌與遊客相見,孰料才重新開放約2個月,古蹟內卻突出現一片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