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有漁火點點還會有「蚵火連連」 新式蚵棚實驗區營造新意象

台南市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質製作的新式蚵棚,去年通過強颱康芮、銀杏颱風的考驗,今年市府擴大補助棚數共120棚,年底養殖季每棚裝燈,讓「蚵火」連連。區漁會表示,這些新式蚵棚都會落實實名制,而傳統蚵棚也會逐步推動,讓環境更好。
去年10月底到11月初康芮、銀杏颱風陸續來襲,重創台南的蚵產業,有6000多棚蚵棚被摧毀,造成蚵農嚴重損失,其中實驗中的新式蚵棚,有經得起考驗,沒有打壞。由於新式蚵棚禁得起考驗,今年擴大實驗棚數,浮棚及延繩式各60棚,每棚造價20萬,市府補助18萬,蚵農負擔2萬。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表示,擴大新式蚵棚的實驗數量是好事,雖然去年新式蚵棚抵擋住強颱,不過,蚵串還是被打落,仍有改善空間,因此還需透過擴大實驗棚數,做進一步的修正與討論。目前台南仍採竹製蚵棚養殖牡蠣,若未來能逐步改為新式蚵棚,景觀也會有所改變,目前已克服困難,養殖季要在新式蚵棚區裝燈,以「蚵火連連」營造新意象,讓安平海岸變得更美麗。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說,隨著塑膠使用量的大幅成長,海洋遭受塑膠微粒汙染愈來愈嚴重,國際正推動塑膠公約,基本規定包含師產者責任、使用者消費責任及物件實名制,也因為如此日、韓等國家近幾年陸續把養殖用發泡塑膠材質福聚改為HDPE材質浮具,也期待台灣能加速推動,並且落實浮具實名制,為國際塑膠公約的定案做好準備。
農業局漁港及近海管理所長張順得表示,目前實名制的方式不一,以傳統蚵棚來說,除了有編號,蚵農都會在蚵棚設籠子並插旗,以為辨識,萬一流失就可辨認,雖然目前尚無法令規定浮具要具名,但也樂見蚵農能和業者合作,有更積極的行為。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說,去年發生撿拾浮具引發槍擊事件,加上漁業權登記後的管理問題,為此也宣導蚵農能在浮具上做記號,以利辨識,希望能進一步和蚵農、業者合作,逐步達成。
蚵棚業者說,新式蚵棚雖撐過強颱的強強浪,但蚵串還是護不住,7、8、9月飛養殖季,而此時也無傳統採收的蚵苗,非放養季仍應拖回岸上暫置,無須留在海上。雖然新式蚵棚較貴,但耐用,可使用約20年,不但環保也較具經濟效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