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合謀張綱維詐貸台企銀30億 禾豐泰老董1千萬交保

賴總統出訪巴拉圭擬過境美國 可能宣布採購美客機

美國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課徵印尼19%關稅 美商品零關稅

八掌溪清淤土方堆置台糖後壁農場「台南恐成淹水樂團」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八掌溪,清出的土石堆置在台南後壁段台糖農地,原本是滯洪緩衝區卻導致淹水風險。圖/台南市議員李宗翰提供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八掌溪,清出的土石堆置在台南後壁段台糖農地,原本是滯洪緩衝區卻導致淹水風險。圖/台南市議員李宗翰提供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台南後壁一帶及嘉義發生嚴重水患,議員今在市政總質詢指八掌溪疏浚土方全堆放在台南後壁的台糖農場,原是滯洪區卻可能導致倒灌淹水,地方不滿風險全由台南承擔,已醞釀抗爭;市府說會嚴正告知水利署,不能造成台南二次傷害。

市議員李宗翰表示,去年凱米颱風台南運氣不好,因八掌溪潰堤,水都從後壁淹進來,才導致嚴重後果,但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卻是「嘉義、台南二樣情」,嘉義縣政府將同步將周邊土地整理為水上產業園區開發用地,但疏浚出的泥砂卻大量堆置在台南後壁台糖農地,。

「這件事情非常嚴重!」李宗翰說,疏浚後原本應嘉南兩地共同分擔的土石,現在全由台南承擔,因堆置土方的地方原本是滯洪區,拿來當土方堆置區,萬一下大雨整個積水都往台南這邊湧入,「難道台南要變成淹水主題樂園嗎?」

李宗翰指出,這些泥土根本沒有使用價值,雖然這件事不是台南決定的,但不能接受河川分署處理方式,「難道台南活該被犧牲嗎?」河川分署有長期租用台糖土地堆放土方的打算,地方已醞釀抗議,市府必須表達嚴正的態度。

市長黃偉哲表示,感謝議員提醒,那塊用地原為滯洪功能,本來是保護後壁的,現在堆置這麼多土方,滯洪的功能沒了,還可能導致台南二次傷害,會正告河川分署,土方堆置不能危害到台南的生命財產安全。

水利局長邱忠說,會立即要求河川分署,土方堆置場面積超過2公頃,必須有「出流管制」,且要求做好防制不能導致淹水並倒灌到台南。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八掌溪淤積。圖/台南市議員李宗翰提供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八掌溪淤積。圖/台南市議員李宗翰提供
台南市議員李宗翰市政總質詢指八掌溪疏浚清出的土石堆置在台南後壁段台糖農地,原本是滯洪緩衝區卻導致淹水風險,台南市長黃偉哲(左)回應會立即嚴正告知水利署,不能造成台南二次傷害。記者吳淑玲/翻攝
台南市議員李宗翰市政總質詢指八掌溪疏浚清出的土石堆置在台南後壁段台糖農地,原本是滯洪緩衝區卻導致淹水風險,台南市長黃偉哲(左)回應會立即嚴正告知水利署,不能造成台南二次傷害。記者吳淑玲/翻攝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八掌溪淤積。圖/台南市議員李宗翰提供
去年8月凱米颱風導致八掌溪潰堤,鐵路路基被沖毀,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疏浚八掌溪淤積。圖/台南市議員李宗翰提供

延伸閱讀

台南東區崇德市場旁交通紊亂 黃偉哲簽「即刻改善」承諾書

議員爆全中運吉祥物頭套是中國製 黃偉哲:無法忍受、會懲處

基進議員質詢中正路改名「非吃飽太閒」 台南市府:規畫優先試辦區

台南後壁晚間傳嚴重車禍 2車相撞釀3人OHCA送醫搶救不治

相關新聞

台電員工搶修復電 見丈夫泡水搶修照 妻心疼:已7天沒回家

丹娜絲颱風肆虐南台灣,強勁風勢橫掃嘉義地區吹折電桿上千支,造成嘉義縣市近24萬停電,連日以來台電搶修下,已恢復超過98%...

淹怕了!台南補助裝設防水閘門申請踴躍 預算已用光?市府說明

去年凱米颱風重創台南大新營地區,造成嚴重淹水,市府今年針對災區推出防水閘門補助專案,編列350萬元經費,但補助開跑至今已...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草嶺堰塞湖潰堤邊緣 74年前曾發生慘劇…釀74國軍官兵喪命

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因連日豪雨造成土石崩塌,阻斷清水溪流,是有紀錄以來第5次形成堰塞湖,事實上,堰塞湖曾在74年前潰壩曾奪...

台南新路命名有「青森」「弘前」挨批「輕生黃泉」不吉

台南市府斥資10億開發南區喜樹灣裡重劃區,4條新路以日本與澳洲姊妹市為名,包括「青森」、「弘前」、「那珂」、「黃金海岸」...

南科周邊公車不足成交通孤島 市府:年底啟動小黃公車

因應南科持續擴張,台南市善化、安定地區人口激增,交通需求隨之暴增,台南市副議長林志展今天上午在市議會質詢指出,當地通勤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