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捲父欠債風波遭批「雙面人」 林柏宏親上火線回應:從未罵父流浪狗

以伊停火油價瀉、Fed觀望降息 美股早盤攻高!台積ADR漲3%

罷免陳乃瑜團隊涉造假 羅明才辦公室主任加3助理送辦

雲林斗六南聖宮午時水不一樣 地底湧泉吸引大批民眾取水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供奉關聖帝君,7年前整修時意外發現竟然有天然地底湧泉,經檢驗過後水質比自來水更好,此後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天中午民眾大排長龍取水。

今天端午節,據傳端午節的午時水(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取的水)可趨吉避凶,又稱「極陽水」,可長期保存,用來淨身、淨宅、除瘴癘等,南聖宮今開放取午時水,現場大排長龍,廟方也準備艾草菖蒲送給民眾,並提供雞蛋讓大小朋友立蛋。

南聖宮副總幹事陳一郎表示,南聖宮民國50幾年在大同路建廟,後請回在海上飄流2年,高達一丈2尺的關聖帝君神像,經歷史博物館鑒定有逾500年歷史,吸引各地信徒參觀,為此民國65年遷移現址,腹地較大,方便香客造訪。

7年前廟方整修時,發現排水溝壁有泉水湧出,源源不絕,經詢問附近耆老,指小時候就曾聽過水聲,足見湧泉存在許久,後廟方自行送驗,水質甚於自來水,便將泉水接管,引進正殿後方的「九龍池」,取代自水來水源,常有民眾取水回去泡茶。

陳一郎表示,地下湧泉每年源源不斷,為此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水,但呼籲民眾一定要煮過才能飲用。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供奉關聖帝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供奉關聖帝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現場提供雞蛋讓民眾立蛋。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現場提供雞蛋讓民眾立蛋。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供奉關聖帝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供奉關聖帝君。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因有地底湧泉,每年端午節開放民眾取午時水,今取水民眾大排長龍。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 端午節 水質 排水溝

延伸閱讀

鳳山300年古井「午時水」民眾瘋搶 洗澡擦身能趨吉避兇

影/端午節人體龍舟競賽熱鬧有趣 遊客來麗寶清涼一夏

台東端午立蛋比賽 莊瑞雄跪趴「接地氣」立出6顆蛋

端午開運「做好五件事」!財庫大開、健康好運一整年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南科周邊公車不足成交通孤島 市府:年底啟動小黃公車

因應南科持續擴張,台南市善化、安定地區人口激增,交通需求隨之暴增,台南市副議長林志展今天上午在市議會質詢指出,當地通勤與...

台南垃圾去化遇困境 環保局:新焚化爐今年預計可完工

台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不僅曾文、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城西、歸仁更衍生一座座垃圾山,這些...

不忍偏鄉民眾就醫不便 古坑女婿捐無障礙就醫福祉車

刷樂公司董事長陳永記是雲林縣古坑鄉女婿,每次陪同妻子莊甘雪返鄉探視岳父母看到他們年邁就醫不便,考量古坑鄉還有偏鄉長輩也為...

雲林縣府官網導入AI軟體翻譯 張麗善日文竟變「張立山」

雲林縣府官網今年六月導入AI智慧軟體翻譯,提供包括英文、日語、韓語、印尼語、越南語等11種語言版本,但有民眾發現部分內容...

「市長陪你拍」黃偉哲慘摔四腳朝天 自嘲:太重了!

畢業季來臨,台南近期舉辦市長獎頒獎典禮,而畢業生最期待的就是「市長陪你拍」,不過,昨過程中發生小插曲,市長黃偉哲應學生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