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國道7號拚2030年通車 仁武系統恐成全台最複雜交流道

大戶理財新動向!億級富豪賣美債拉高現金部位 國銀高層揭4原因

雲林古坑產業園區今動工 可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人就業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圖/雲林縣府提供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圖/雲林縣府提供

從2018年開始推動的雲林古坑產業加值園區經多年規畫作業,今天由縣長張麗善主持動工儀式,總開發面積71公頃,其中45公頃作為產業用地,將引進食品及飼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及低污染產業並結合在地農業資源,預計可創造102億元年產值,提供3000個就業機會,促進農業升級及食品產業的創新發展。

負責開發的玉新發公司董事長黃政勇指出,古坑產業園區面積約71公頃,預計開發投資約50餘億元,將於今年7月全面動工,2028年完工,未來將比照嘉義大埔美等工業區開發模式進行租售或招商,該公司擁有豐富的開發招商經驗,相信未來古坑園區也能成功順利,帶動地方發展。

今天開工儀式由雲林縣長張麗善、玉新開發董事長黃政勇主持,古坑鄉長林慧如、經濟部、各級民代及眾多企業界代表受邀參加,場面盛大,張麗善指出,該園區2018年開始規畫,直到2024年通過環評並於今年3月才獲內政部核發開發許可,感謝縣府團隊歷經6年漫長時間辛苦,終能動工開發。

張麗善說,園區總開發面積約71公頃,未來預計釋出45公頃產業用地,引進食品及飼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及其他低污染產業,並結合在地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升級及食品產業的創新發展。

她說,園區完成開發,交通便利,預計可創造102億元年產值,提供約3000個就業機會,帶動青年返鄉、促進在地就業,活化古坑地方農業加工經濟,同時成為雲林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引擎,實現區域均衡發展的典範。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中央和地方人足企業界踴躍參加,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中央和地方人足企業界踴躍參加,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縣長張麗善帶領團拜祈求工程順利,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縣長張麗善帶領團拜祈求工程順利,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古坑產業園區今天動工,預計117年完工,可望創造102億元年產值,3千個就業機會。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 張麗善 古坑

延伸閱讀

雲林再添綠色典範!三好國際酒店榮獲銀級環保旅館認證

白沙屯媽祖進香「繞」過非個案 張麗善、魏應充有先例

調查官涉教唆栽贓張麗善、蔡咏鍀賄選 懲戒法院判撤職並停止任用1年

影/白沙屯媽祖進香張麗善2動作惹議論 鍾東錦這樣說了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南科周邊公車不足成交通孤島 市府:年底啟動小黃公車

因應南科持續擴張,台南市善化、安定地區人口激增,交通需求隨之暴增,台南市副議長林志展今天上午在市議會質詢指出,當地通勤與...

曾文水庫蔣公像地震倒下 促轉條例不修復將改設新地標

曾文水庫蔣公銅像在1月30日嘉義縣大埔鄉規模5.6地震倒下,消失在水中,被發現時蔣公的臉朝下,由於銅像是水泥製成,倒下後...

台南垃圾去化遇困境 環保局:新焚化爐今年預計可完工

台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不僅曾文、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城西、歸仁更衍生一座座垃圾山,這些...

台南餐飲工會志工包1200個粽子 勞工局助分送身障勞工

台南市勞工局今天與台南市餐飲產業工會、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合作,前往全市21個行政區分送身心障礙朋友送上香氣四溢的粽子與油...

影/台南安平德記洋行變「塗鴉洋行」?古蹟白牆竟現印章牆

台南市定古蹟、觀光景點德記洋行歷時1年修繕換展,今年以嶄新面貌與遊客相見,孰料才重新開放約2個月,古蹟內卻突出現一片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