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黑戶青年「單純如孩童」安置街友中繼宅惹議 社會局說話了

愛買淘寶注意了!EZ WAY易利委APP防冒名報關 6月20日起禁「境外IP連線」

才3行也能錯?嘉義美術館邀請卡烏龍誤植職銜 局長尷尬致歉

全台每10顆蒜頭9顆來自雲林 今年品質變好原因曝光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雖然去年颱風造成種植面積略減,但受惠今春天氣寒冷,產量提升,品質更佳,目前產地零售價每台斤約100元,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

雲林縣長張麗善今與雲林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農業處長魏勝德、莿桐鄉長廖秋蓉及在地農會代表與農產業者推薦當季盛產的雲林大蒜,並與三好酒店廚師張家憲示範蒜頭料理。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蒜頭年種植面積約4700公頃,全台最大,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不僅辛香濃郁、風味獨特,更具有極高營養價值。

莿桐鄉蒜頭日前陸續採收上市,廖秋蓉說,因土質影響,莿桐蒜頭味道更為嗆辣,蒜瓣也明顯飽滿,價格優於其他產地。

陳志揚表示,蒜頭不只可入菜、生吃,近年市面上研發出各種蒜頭加工品,如雲林縣農會的蒜頭精,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在疫情期間賣得特別好。

雲林各鄉鎮蒜頭皆已採收完畢,魏勝德表示,去年颱風造成部分蒜田損失,面積略為減少,但因今年春天持續寒冷,產季延後近月,蒜頭結球情況佳,品質比往年更好,且單一蒜田產量提升,目前產地乾蒜零售價每台斤約100元,呼籲民眾多多食用。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長張麗善(左四)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長張麗善(左四)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縣是全台最大蒜頭產地,每10顆蒜頭有9顆來自雲林,近日已陸續完成採收,縣府今與農會、業者行銷,鼓勵民眾多食用國產大蒜。記者陳雅玲/攝影

雲林 農會 蒜頭

延伸閱讀

雲林最大場千人打詐宣傳會 北港媽祖化身打詐天后

朱立倫喊罷免賴總統 張麗善:對領導人最大的諷刺

雲林縣府打造5星級教師研習中心 科技教室彈跳攀岩場應有盡有

呼應520後罷免賴總統 張麗善稱他非「仁君」:被罷是咎由自取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台南醫院「一床難求」?議員曝喬病床喬到人都走了還沒等到

台南市議會今針對衛生局進行業務報告與質詢,國民黨團多位議員關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醫院關床潮,點出台南醫療現況「一床難求」情...

公園遊戲場遊玩突天降鐵條險砸人 南市工務局:將依法開罰建案

台南東區精忠公園號稱南台灣首座軍事風特色遊戲場,上月底啟用後就成為親子遊憩的熱門景點,孰料,有家長近期帶孩童前往公園玩,...

曾文水庫蔣公像地震倒下 促轉條例不修復將改設新地標

曾文水庫蔣公銅像在1月30日嘉義縣大埔鄉規模5.6地震倒下,消失在水中,被發現時蔣公的臉朝下,由於銅像是水泥製成,倒下後...

台南垃圾去化遇困境 環保局:新焚化爐今年預計可完工

台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不僅曾文、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城西、歸仁更衍生一座座垃圾山,這些...

台南餐飲工會志工包1200個粽子 勞工局助分送身障勞工

台南市勞工局今天與台南市餐飲產業工會、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合作,前往全市21個行政區分送身心障礙朋友送上香氣四溢的粽子與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