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綜藝大熱門」開播12年喊停 吳宗憲宣布捐出上億身家

公布了! 高雄立委黃捷、許智傑罷免連署宣告失敗

離譜行徑曝光!前環保署總隊長伸魔爪 猥褻女秘書、指侵學員

虎尾垃圾禁運7天強力稽查 隊員被飆罵也往肚吞展現決心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人口僅次於斗六市的虎尾鎮,最近垃圾處理連遭退運5次,甚因含土石被禁運7天。清潔隊為決心讓垃圾車早日恢復正常清運,即日起每條清運路線加派3人稽查,不符標準即退回,強力稽查即便有時遭飆髒話,但仍隱忍勸導,籲請民眾多加配合一起落實分類。

雲林縣府新修訂「雲林鄉鎮垃圾進廠焚化管制規定」今年3月起跑,凡同一輛垃圾車單月2次違規即禁運2天、3次違規禁運5天,若夾帶可能損壞焚化爐設備的廢棄物則禁運7天。

雲林人口數第2位的虎尾鎮,最近垃圾車送焚化處理前,被發現有部分垃圾袋內有土石、大型石塊等,被認定嚴重違規禁運7天,這也是今年被退運5次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違規,清潔隊抽調人力組成稽查隊,展開嚴格稽查。

清潔隊長張淙源說,15名稽查員分派鎮內10條清運路線,平均每線約有3人分頭不定時不定點抽查垃圾是否落實分類,不符規定則請重新分類好才能丟入垃圾車,為落實強力稽查,即日起20處夜間定點清運處,也加派人力檢查,下周起其他12處晨間定點清運處,也會加強稽查,等同全鎮的清運點都有人稽查。

為決心達到落實分類稽查,多位清潔隊員1周來幾乎天天步行逾萬步,有時遇到不理性的民眾,勸導時還被飆髒話,隊員說,只能無奈往肚裡吞,但不論如何真的希望大家多多配合落實分類,否則垃圾車進不了焚化場,吃虧的還是整個虎尾鎮。

清潔隊說,目前常見違規以一般垃圾夾帶葉菜廚餘及便當盒容器最多,許多人也誤將蛋殼視為一般垃圾,其實應為生廚餘,目前已印製大批宣導單教導分類,若屢勸不聽,不排除開罰。

環保局指出,今年到4月中被退運87車次,退運量達1320公噸,但每月平均清運量已從去年11890公噸降至今年11585公噸,減量約2.6%,其中一般垃圾減量最顯著、廚餘回收也大幅增加,今年1、2月垃圾量比去年同期少9%、廚餘回收增加14%,所以落實分類才是減量良方。

虎尾垃圾只有少數零星垃圾袋被查獲藏有石塊,就被禁運7天。記者蔡維斌/翻攝
虎尾垃圾只有少數零星垃圾袋被查獲藏有石塊,就被禁運7天。記者蔡維斌/翻攝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虎尾垃圾被禁運7天,清潔隊分頭到各運線稽查,每天辛苦步行逾萬步甚還被人飆罵都隱忍,為的是期待早日恢復正常清運,盼民眾多加配合。記者蔡維斌/攝影
垃圾焚化前都會加強稽查,一旦查含違規物即禁止入場。記者蔡維斌/翻攝
垃圾焚化前都會加強稽查,一旦查含違規物即禁止入場。記者蔡維斌/翻攝

雲林 廚餘 垃圾車

延伸閱讀

80歲老翁門口準備丟垃圾 竟遭垃圾車撞傷一度卡車底

用藝術溝通 50名國內外藝術家齊聚雲林交流

萬華快喘不過氣…45輛垃圾車遷移 里長跳腳2千人連署抗議

高雄女騎士撞垃圾車倒地送醫不治 死者姊姊傷心PO文尋真相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台南醫院「一床難求」?議員曝喬病床喬到人都走了還沒等到

台南市議會今針對衛生局進行業務報告與質詢,國民黨團多位議員關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醫院關床潮,點出台南醫療現況「一床難求」情...

公園遊戲場遊玩突天降鐵條險砸人 南市工務局:將依法開罰建案

台南東區精忠公園號稱南台灣首座軍事風特色遊戲場,上月底啟用後就成為親子遊憩的熱門景點,孰料,有家長近期帶孩童前往公園玩,...

曾文水庫蔣公像地震倒下 促轉條例不修復將改設新地標

曾文水庫蔣公銅像在1月30日嘉義縣大埔鄉規模5.6地震倒下,消失在水中,被發現時蔣公的臉朝下,由於銅像是水泥製成,倒下後...

台南垃圾去化遇困境 環保局:新焚化爐今年預計可完工

台南市面臨生活垃圾去化困境,不僅曾文、南化水庫水源保護區內存有環保署列管的垃圾掩埋場,城西、歸仁更衍生一座座垃圾山,這些...

台南餐飲工會志工包1200個粽子 勞工局助分送身障勞工

台南市勞工局今天與台南市餐飲產業工會、喜憨兒台南庇護工場合作,前往全市21個行政區分送身心障礙朋友送上香氣四溢的粽子與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