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發現海漂豬屍!金門驗出非洲豬瘟 豬肉產品暫停輸台1周

冰塊不夠用?日本媽用家中常見2物製冰 網讚:今年夏天就這麼做

不只丹丹漢堡被盜?高雄老字號名店也變「印度人」 一票人見照片笑翻

政府台語文宣變「全民挑錯」 南市府:會嚴格把關

台南市政府電梯內登革熱宣導「打拚為自己,滅蚊尚安心」,就被點出10個字錯6個,正確應是「拍拼為家己,滅蠓上安心。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政府電梯內登革熱宣導「打拚為自己,滅蚊尚安心」,就被點出10個字錯6個,正確應是「拍拼為家己,滅蠓上安心。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政府文宣常用台語「拉近」與民眾距離,但被發現台文「錯誤百出」,像有徵才文宣10個字錯6個,最常見的錯誤是「呷頭路」,台語老師揪正是「食頭路」,民代也認為,英文標錯就會引起注意,但台文標錯好像無感,政府應該帶頭使用正確台文,南市府表示,未來會嚴格要求廠商務必使用正確台文。

畢業季到了也是求職旺季,但收到政府徵才文宣「龍來找頭路、鬥陣來七逃」,就被眼尖的民眾發現錯字很多,請教台語文老師,得到正確用法應是「攏來揣頭路、鬥陣來𨑨迌」;還有「台南好生活、台南呷頭路」徵才文宣,呷是常見錯誤,正確應是「食」,但也一直錯用無人更正。

台南市台語文化班學會理事長黃良成說,因過去的政府沒有母語教育,現在出現這些問題也不能怪他們,但建議應該設立一個台語委員會,提供民眾或廠商諮詢、請教,因目前「各行其是」各機關、各局處各自為政,各做各的,缺乏協調與統一,因此容易出現誤用台語的情況。長遠來看,設立一個專責的語言機構,對於推動母語教育與文化保存,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台灣基進台南市議員李宗霖也說,台文錯誤很普遍,還有不少「火星文」,讓民眾看得霧煞煞,政府機關應帶頭做正確的示範,文宣或標語要避免使用錯誤的台文,現在學校都有台語文老師,市府成立台語委員會提供諮詢,可避免錯誤也有統一的標準,會在本次定期會提出質詢請市府正視。

台南市政府發言人田玲瑚表示,市府的文宣通常委外由專業單位設計,有些廠商只是參考媒體、網路社群看到的台語詞彙,日後會要求執行的廠商應謹慎的使用,教育部的台語常用辭典有正確的台語與書寫系統,市府日後辦理相關的活動的時候,也會比照辦理,共同來保存,還有傳承台語文化。

台南市勞工局徵才文宣,呷頭路應是「食」頭路。記者吳淑玲/翻攝
台南市勞工局徵才文宣,呷頭路應是「食」頭路。記者吳淑玲/翻攝
徵才文宣「龍來找頭路、鬥陣來七逃」,正確應是「攏來揣頭路、鬥陣來𨑨迌」。記者吳淑玲/翻攝
徵才文宣「龍來找頭路、鬥陣來七逃」,正確應是「攏來揣頭路、鬥陣來𨑨迌」。記者吳淑玲/翻攝
宣導閱讀的文宣上面是常見錯誤,正確台文應是「攏來看冊」,乎也應該標成予。記者吳淑玲/翻攝
宣導閱讀的文宣上面是常見錯誤,正確台文應是「攏來看冊」,乎也應該標成予。記者吳淑玲/翻攝

火星 台語 台南

延伸閱讀

中山大學撤校內罷免海報惹議 校長力挺後貼回

應對大罷免財務陷危機 羅智強:已準備抵押房子反惡罷

清大驚見罷免連署站?學生號召校內收件惹議 校方回應

連結韓國瑜、財劃法、反戒嚴 藍反罷空戰三主軸曝光

相關新聞

嘉市全民防衛演習 17日起小雅路口、蘭潭淨水廠彈性管制3天

嘉義市警方將於6月17、18、19日下午1點至4點進行全民防衛演習,期間於小雅路蘭潭淨水廠、小雅路、環潭公路口等路段實施...

台南醫院「一床難求」?議員曝喬病床喬到人都走了還沒等到

台南市議會今針對衛生局進行業務報告與質詢,國民黨團多位議員關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醫院關床潮,點出台南醫療現況「一床難求」情...

公園遊戲場遊玩突天降鐵條險砸人 南市工務局:將依法開罰建案

台南東區精忠公園號稱南台灣首座軍事風特色遊戲場,上月底啟用後就成為親子遊憩的熱門景點,孰料,有家長近期帶孩童前往公園玩,...

嘉市打造基層防災新力度 全台首場81名義交進化防災士

有鑑災害風險日益升高,防災教育與基層動員愈加重要,嘉義市警局舉辦全台首場交通義勇警察大隊的防災士培訓課程,共培訓出81名...

曾文水庫蔣公像地震倒下 促轉條例不修復將改設新地標

曾文水庫蔣公銅像在1月30日嘉義縣大埔鄉規模5.6地震倒下,消失在水中,被發現時蔣公的臉朝下,由於銅像是水泥製成,倒下後...

嘉義烏殼綠竹筍正值產期 連5年外銷加拿大

嘉義縣是全台烏殼綠竹筍最大產地,大林鎮種植面積800公頃,產量居全國之冠,縣府協助蔬果生產合作社外銷加拿大,2021年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