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88年前疾行列車 台南墓塚團體追出他和她的愛戀故事

一個無人祭祀的陵墓,卻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時代故事。守護台南市南區南山公墓團體,發表「守護南山公墓」一書,不但讓林姓男子「消失」數十年的墓塚見光,訪談家屬追出88年前他的愛戀故事,令人不勝唏噓。
吳延晃在這本書上寫著,文中的「小老百姓的歷史不算歷史?」提及一個88年歷史的墓塚,墓碑寫著日治時期的住址寫著「福住町一丁目」及門牌號碼。石姓男子翻閱後,懷疑文章中主角就是他的堂叔父林姓男子的墳墓,經比對相關戶籍資料,確定無誤。
吳延晃爬梳林的身世,林的母親出生於台北土城清水冷水坑,可能因為家境貧困,不到8歲就被賣到大稻埕,成為「媳婦仔」(童養媳),後來隨著養母改嫁(養母也是童養媳)南下,年紀漸長,身分又從童養媳變成養女,甚至後來登記為藝妓,輾轉來到屏東,15歲不到,未結婚即生下兒子並從母姓林,幾年後,又帶著兒子到台南的新町謀生。
家屬口述,林在少年時期很會讀書,一路讀到台北去。但準備成家立業時卻愛上了家裡附近的風塵女子,母親可能想起自己悲慘的身世,不希望孩子又步入後塵,並不贊成這段婚姻。
家屬說,因年代已久,已經無法得知正值思春年華的男子,在遭遇感情觸礁後,如何回應母親與愛人,只知他在1937年5月13日晚上10點28分,搭上了一列從台南北上538號疾行列車,車至善化拔仔林墜出車外,掉落曾文溪鐵橋下,身受重傷。戶籍資料記載,林死於隔天,年僅22歲。
林身故10年後,母親結識二次大戰戰後自南洋遣返來到新町住家隔壁開腳踏車店的石姓青年,終於迎來第一次正式的婚姻。但幸福穩定的生活也短暫,再10年後,因直腸癌離世,葬於南山公墓金湯橋畔。身故前交代家屬,請在自己的忌日時,順便祭拜這個早逝的孩子。「這個約定默默在石家傳承半個世紀,直到今日。」
吳延晃說,看著林的墓碑前燃起的一縷清香,不禁思忖,這門看似毫不起眼的墓,原本以為從墓碑上遺留的日治時期町名和番地號,追查到死者住在府城內的普濟殿和媽祖樓一帶,應該已經畫下句點了,「沒想到,一本書、一則訊息,卻又激起一陣陣令人唏噓不已的漣漪。」
南山公墓數以萬計的纍纍墳塋,哪個沒有故事呢?從荷蘭人還在台灣的大航海時代,甚至更古早的石器時代(南山公墓也有「不被列冊追蹤」的 芭蕉腳史前遺址),到21世紀的今日,數以萬計躺在南山公墓的墓主都曾經活生生的在這世界走過一遭。
吳延晃表示,面對全台野火燎原般無厘頭的傳統墓園迫遷案,難道就因為我們這代人的無知、無視,就要對這些積累多年的墓園、墓主,寫下「妨礙都市開發」、「無文化資產價值」、「不列冊追蹤」的死刑判決書嗎?只為滿足政客和財團對土地的貪婪,讓這些故事和歷史的軌跡,灰飛煙滅,再死一次?
南山公墓是全台最歷史久遠的公墓,環保、文化團體發起守護行動,倡議登錄文化景觀,已有90多個團體連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