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嘉市農會最年輕理事長上任 黃敏惠:嘉義Team農業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憑藉鄰近嘉義縣、雲林縣與台南市的區位優勢,成為農產加值與研發中心。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憑藉鄰近嘉義縣、雲林縣與台南市的區位優勢,成為農產加值與研發中心。記者李宗祐/攝影

今天嘉義市長黃敏惠於市府致贈匾額祝賀農會第12屆新任理事長、總幹事、理監事及代表,並以「Team農業」、「農業嘉義隊」為題,表達對農會團隊的肯定與期許。黃敏惠表示,嘉義市雖小但發揮最大力量,有農試所等研發力量作後盾,日前市府與中醫藥簽MOU,以嘉市為核心,種植中草藥又有研發後盾 ,相信生技產業未來也將是台灣的護國神山。

新任理事長陳力維、常務監事劉明澄、總幹事黃騰輝及28名小組長、63名會員代表由市長黃敏惠一一頒發匾額祝賀;39歲陳力維是市農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理事長,從事農產運輸,不過他已擔任多屆理監事,對於農會事務熟悉,本屆經9名理事全票通過當選,未來帶領市農會邁向新局。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雖然農業規模不大,卻憑藉鄰近嘉義縣、雲林縣與台南市的區位優勢,成為農產加值與研發中心。市內擁有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及嘉義大學農產加值打樣中心等機構,透過食品加工、創新研發與品牌行銷策略,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推動產業升級。

黃敏惠表示,「幸福嘉義米」從2020年試種的2公頃,擴展至今年的38公頃,不僅參加亞洲規模最大的東京國際食品展,更進駐國內頂級超市 Mia C’bon,並與金馬61聯名推出「嘉嚐.改天吃飯」禮盒,成為嘉義市農業轉型的重要里程碑。另好瓜造智慧農場、東發養蜂場、心想是橙、晴天芭樂等在地小農品牌,展現嘉義農業的實力與潛力。

市府積極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輔導紅瓦厝、大溪、頂庄、精忠、盧厝、何庄等農村社區,發展特色農業體驗活動,如窯烤麵包、米碳手工皂、獨角仙手作等,使農村不僅是農業生產基地,更成為文化傳承與食農教育的重要場域。

建設處長田長沛表示,嘉義市的農業轉型已見成效,從「幸福嘉義米」的發展、小農品牌的興起,到食農教育的推廣,不僅展現產業升級的成果,也彰顯農業對這片土地的深厚價值,更將成為嘉義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

嘉義市以「Team農業、挺農民」為題於市府祝賀市農會新選任人員。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以「Team農業、挺農民」為題於市府祝賀市農會新選任人員。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長黃敏惠(左三)祝賀市農會新任理事長陳力維(左二)、常務監事劉明澄(右二)、總幹事黃騰輝(右一),左一為建設處長田長沛。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長黃敏惠(左三)祝賀市農會新任理事長陳力維(左二)、常務監事劉明澄(右二)、總幹事黃騰輝(右一),左一為建設處長田長沛。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 農會 黃敏惠

延伸閱讀

嘉義市智慧嘉義成果首登智慧城市展 非六都最大展館15項智慧治理應用

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開幕 6國駐台代表齊聚

嘉市嘉頌重奏團與東京佼成管樂團錄音 市長黃敏惠探班

東京國際食品展開幕 嘉義市8家業者組產業嘉義隊秀美學品牌軟實力

相關新聞

花卉商機╱ 台灣蘭展破36.2萬人次 估3至5年外銷訂單破百億

2025亞太蘭花會議暨台灣國際蘭展於3月23日圓滿落幕,每日吸引上萬人參訪,首日即突破4萬人次,創下驚人紀錄。今天舉行成...

嘉義議員李奕德肝癌遽逝...發病到死亡僅1個多月 親友悲痛不捨

嘉義市議會無黨籍議員李奕德今天上午肝癌病逝大林慈濟醫院,得年42歲,父親李漢仁證實兒子病逝,他說,兒子善盡民代職責,服務...

嘉市警運用AI智能 會說話巡邏車精準打擊犯罪

嘉義市警局結合大數據熱點分析即時預警功能,打造會說話的巡邏車,當巡邏車巡經熱點,發現治安異狀時會說話警示,上線以來破獲竊...

嘉市打造基層防災新力度 全台首場81名義交進化防災士

有鑑災害風險日益升高,防災教育與基層動員愈加重要,嘉義市警局舉辦全台首場交通義勇警察大隊的防災士培訓課程,共培訓出81名...

大甲媽祖4月6日抵雲林 縣府將提供西螺免費接駁車

2025年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將於4月4日深夜起駕,預定在6日和9日往返行程,駐駕在西螺福興宮,為方便隨香客往返雲林各主要...

曾被譽為東洋第一…嘉義製材所封園改善 「貳陸陸杉Space」熄燈搬遷

嘉縣阿里山腳下嘉義製材所,日治時代被譽為「東洋第一」,復古木造建築曾是戰後製材所木業轉型竹製品加工廠,阿里山林鐵及文資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